广告
加载中

迁厂东南亚,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难题有解吗?

倪霞 2022/09/02 12:33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部分产能不断向东南亚转移。在2022年6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调查问卷显示,85%的外贸中小企业认为订单向东南亚转移较为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利润不高,会天然地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和成长空间。以申洲国际、天虹为代表的服装制造、供应链企业尝试在东南亚建厂。

未来会有更多服装产业链转移东南亚吗?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难题有解吗?

8月19日,在亿邦产业互联网大会“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变革新动向”主题论坛,长三角产业数字化创新中心负责人李慧龙,与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姚亚平、泥藕资本投资合伙人汪小康就以下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问题1:近年来常熟有部分工厂往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国家转移,资本市场如何看待整个服装产业转移问题?

汪小康认为,产业转移的原因之一是先发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需要产业各环节专业分工、合理配置

据介绍,现在深圳很多制造企业往东莞迁移,是因为深圳未来主要以金融、创业科技等服务业为主。并且深圳租金较贵,中低端企业无法负担,不得不往东莞迁移,因此东莞成为承接深圳资源的重要制造基地。

汪小康强调,全球产业转移的底层逻辑与之类似,低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会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他表示,现阶段中国服装产业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纺织服装产业核心仍在中国。向东南亚转移的服装企业大部分又返回中国趋势明显。在过去几年,许多服装品牌把工厂往东南亚、越南转移,因为越南用工成本极低,一个人工成本大概1000,大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但这两年服装企业又回来了,原因是在东南亚本地设计较为困难,且供应链配套面临挑战。

二是在用户为王的时代,用户标准即行业标准。在纺织服装行业,从服装设计、打样再到出货,时尚快返服装在国内产业供应链7—15天就能完成,而越南生产供应链仍处在发展较早期阶段。

三是在服装行业流量端,生长于全球互联时代的Z世代群体更认可国潮新消费品牌。全球用户之间的交流、接触、服务更便捷,中国的应用互联网走在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成长的95后、00后的Z世代年轻消费者,十分喜欢国潮新消费品牌,而不再盲目追求国外品牌,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四是本土化必然成为未来趋势。为更贴近用户,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许多企业把生产基地放在消费中心地区。

综合看来,在纺织服装产业,设计、综合流量分发及供应链等核心能力在短期内是不会转移的。一些没有快速需求的企业因为生产制造成本,向外做一些资源配置是合理配置。但微笑曲线核心部分仍然会在中国。

问题2:如何看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与产业协同?数字化技术对产业转移有影响吗?

姚亚平认为,产业向国外转移是必然趋势。

第一,当前中国出口结构在变化,服装鞋帽类目占比在逐年降低。20年前,中国出口较多的产品是衬衫、拖鞋等鞋服类目,但近几年出口比例最高的是3C产品、科技消费品、新能源车等类目。

第二,今天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答案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历史中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是随着产业大分工发展起来的。二战结束以后,服装产业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转移到日本;在日本发展较成熟后,从日本转移到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新加坡。

80年代改革开放时,国内大部分产业还没发展起来。当时台湾地区电子厂、服装厂等发展成熟,电子产品、服装品牌很受欢迎。此后,服装产业又从亚洲四小龙地区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因此在90年代初,日本、香港、韩国的许多服装企业在大连、青岛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设厂。

近几年,随着国际贸易分工,北部地区大连、青岛等地的服装企业已经转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区,东部地区苏州的企业迁移到郑州、成都等内陆地区,以后可能会向成本更低的西部内陆地区转移。

从国际贸易分工到产业迁移来看,越南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越南人均GDP不到我国的三分之一。服装企业想要提高毛利率,必须把订单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地区。

总的来说,服装制造业向国外转移是必然趋势。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或许可以延缓产业转移的步伐。优衣库之前在宁波扶起来几千亿市值的代工厂——申洲国际,意味着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溢价能力。

下个十年,会经历第五次全球工业制造转移,国内各产业互联网需要思考所在产业链可能会经历的产能溢出、需求萎缩,因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产业链上下游洗牌、重构,每个产业互联网人只有看清产业趋势,穿越周期,顺势而为才能生存。

本文为长三角(苏州)产业数字化创新专题专栏文章,更多专题内容可点击长三角(苏州)产业数字化专题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