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10日),资生堂发布消息称,公司领投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公司创健医疗A轮融资,投资额近亿元。据了解,这是资生堂中国首个投资基金资悦基金的首笔投资。
从投资收购品牌到投上游技术型企业,可以说外资巨头们新一轮的抢夺战已经开启。
近亿元,资生堂中国首笔投资落地
今年5月,资生堂在华首个专项投资基金资悦基金的实体企业——厦门资悦正式成立。根据公开资料,厦门资悦总注册资本5.01亿元,其中资生堂占股98%。
时隔3个月,资悦基金完成相关监管备案,首笔投资也正式揭晓。如资生堂中国所言,资悦基金重点聚焦美妆、健康等前沿市场新兴品牌及上下游相关技术公司的投资机会,因此第一笔投资投给了一家生物科技企业。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获得资生堂投资的创健医疗成立于2015年,聚焦于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开发,位于江苏常州的生产厂房达1万平方米,实现了“重组III型胶原蛋白酵母菌稳定遗传表达体系的构建”及“30吨稳定发酵纯化技术开发”两项重大技术突破。
在产品开发方面,据创健医疗官网介绍,目前公司已开发出重组I型胶原、重组III型胶原、重组XVII型胶原,产品均属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此外,公司已获批重组胶原蛋白二类医疗器械30余件。2022年,累计4个三类证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同时,创健医疗宣称是目前唯一实现XVII型重组胶原产业化的生物科技企业。据悉,XVII型胶原蛋白在人和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且为非胞外分泌性胶原蛋白,分子量大,导致无法通过传统的动物提取和化学合成规模化量产,至今仍未大量应用。据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研究显示,XVII型胶原蛋白可维持皮肤稳态,并具有预防毛囊老化的重要作用。
对于此次投资,资生堂表示,资生堂中国旨在提前布局美妆新型生物材料,计划结合双方产品研发、原料供给和渠道资源等优势,探索功能性护肤产品的合作空间。同时,资悦基金的入资将在重组胶原蛋白发展的关键时期,助力创健医疗进一步夯实领先优势。
在接受青眼采访时,创健医疗也表示,“将利用这笔投资用来持续扩大在II型、III型、XVII型重组胶原蛋白相关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开发出更多功能性蛋白,为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押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当下化妆品行业陷入“内卷”之中,品牌已经很难再勾起投资者的兴趣,反倒是上下游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技术型企业掌握着某种资源或核心技术,被资本看好。
作为这两年的大热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同样如火如荼。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19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9.83亿美元,到2027年预计达到15.7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6.54%,高于全球市场增速。
目前,国内主要从事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开发的锦波生物、巨子生物也已经分别计划在北交所和港交所上市,走上了资本之路。据公开资料,锦波生物2021年年营收2.33亿元,连续3年增长;巨子生物2021年年营收15.5亿元,增长快速。
可以看到,未来几年,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医美、化妆品行业的终端应用也将日益扩张。
不过,作为新兴领域,目前国内真正掌握着重组胶原蛋白核心技术、具有一定壁垒的企业为数不多,从这个层面来说,创健医疗能获得资生堂的投资,说明该公司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被认可。
多位化妆品行业人士表示,“一般来说,国际美妆巨头投资国内原料上游端很少见,想要让他们来投资很难。”
一位化妆品原料商对青眼表示,“国外技术标准要求非常严苛,如果能获得国外龙头企业投资应该是技术优势,不是商业优势。”
已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某化妆品品牌创始人认为,“投资看的是价值,不是热度,对于化妆品技术和原料,国际巨头见识过太多,评估体系非常严谨和漫长,要论证很久。“
在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项威看来,此次资生堂投资创健,说明在技术上,大企业已经认可了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
站在资生堂的立场,公司对胶原蛋白成分的研究也已有40多年,譬如,1983年,资生堂创立了ELIXIR(怡丽丝尔),是专业做胶原蛋白的品牌,目前也是资生堂旗下主力品牌之一。另外,1996年,还创立了胶原蛋白补充剂品牌The Collagen,这是资生堂旗下的女性专用美容品牌,主打胶原蛋白补充产品。
因此,跟随技术的发展切入重组胶原蛋白领域也是水到渠成。业内人士也认为,从头自己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当国内的企业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行业,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外资巨头就可以直接资本进入合作,快速解决时间问题。
再者,这也符合资生堂践行中国战略,并为市场创造高附加值美妆产品的目标。资生堂中国CEO藤原宪太郎表示:“资悦基金的设立是我们对中国长远承诺的有力体现。”资悦基金将协助资生堂中国充分触达各类创业公司,完善业务生态系统,为更好地服务未来消费者做好前瞻性部署。
创健医疗CEO钱松谈到:“资悦基金此轮领投是对创健医疗的有力背书,加速了企业研发创新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
资生堂们的投资逻辑变了
近年来,国际美妆巨头纷纷开启了“抢牌”大战,通过推出孵化中心,或设立投资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潜力的美妆品牌、创新公司等,以此实现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完善品牌矩阵,或通过技术更大程度发挥自身品牌优势。
据了解,早在2016年12月,资生堂就投资300亿日元设立了投资部门Shiseido Venture Partners,瞄准美妆、健康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初创公司。而近年来,在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美妆创新策源地下,为把握发展机遇,2019年,资生堂在中国设立了中国事业创新投资室,致力于探索资生堂深度参与本土创新的战略路径。另外,在中国事业创新投资室的推动下,今年又设立资悦基金。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资生堂在全球共投资、收购了11个公司及品牌,包括彩妆、护肤品牌,以及人工智能科技、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创业公司。
通过历年资生堂投资、收购动作,其投资逻辑可见一斑。早前,资生堂关注焦点更多集中在品牌端,譬如,2016年期间,同时收购美国彩妆品牌Laura Mercier及护肤品牌ReVive,收购金额达2.6亿美元。
但近年来,除2019年以约60亿元收购美国网红护肤品牌醉象Drunk Elephant外,在品牌端,鲜有动作。
资生堂正试图通过收购定制化初创公司、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创意公司等,布局上游相关企业,由此将相关技术应用于自身品牌及产品。
譬如,2017年,资生堂在收购纽约全包式创意公司JWALK后,JWALK为资生堂在美国的品牌提供创意支持。由此,资生堂也摆脱依赖外部创意公司的模式,在创意方面逐渐拥有自主权。
而此次入股创健医疗,也是资生堂布局上游原料的重要一环。资生堂还表示,当前,包括抗老化、强功效、纯净美肤、医美术后精细化管理在内的细分领域正方兴未艾,也因此成为资生堂中国前瞻部署的细分赛道。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美妆赛道投资遇冷,不少投资机构表示,已不再看好美妆项目。但放眼整个化妆品上下游产业链来看,科技含量高的“硬核”项目受到的关注并未降低,尤其是皮肤相关的生物科学。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至少有15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融资。不仅资生堂,欧莱雅中国今年也成立了基金公司,旨在投资创新公司和新兴品牌。国内企业中,华熙生物、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也相继成立了私募基金,关注皮肤相关的基础科学。
可以说,就当下而言,具有稀缺原料资源和技术研发壁垒的企业,已成为化妆品产业链上的价值高地,资生堂们的抢夺战也才刚刚开始。
注:文/青禾,文章来源:青眼(公众号ID:qingyanwh),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