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4月25日,一亩田CEO邓锦宏发布内部信称,平台用户数量正式突破4000万。
同时,邓锦宏还在内部信中披露了几个业务数据:作为拥有4000万农业生意人的B2B交易服务平台,在过去的一年,平台采购商询盘电话总时长近40万个小时,采购商IM询盘总数量超过2.72亿次,平台新商品信息发布量达到300万条/年,各类涉农产品品类超过1.5万种。
资料显示,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深耕农产品产地、提供产业链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互联网公司。成立以来,一亩田着眼于全品类农产品,打造了农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定位于推动“农产品进城”,致力于“让每一亩田更有价值”。
作为农产品电商平台,一亩田用户数实现从0到4000万的数量变化,这也反映了过去10年产地经营主体的结构更加规模化、组织化,乡村新农人群体更具市场化意识,产业融合也带动农产品品类供给更加丰富、涉农服务需求也日益旺盛。
展望未来,邓锦宏在内部信中也提出行业未来网络化、科技化、数字化、融合化的四个方向。
以下是内部信全文:
各位田里人,
2022年的春天即将过去,在这个新十年的起点上,所有田里人继续挥洒汗水、播种希望。星光不负赶路人,就在昨天,我们再次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亩田APP平台用户数量突破40,000,000。
相信大家看到这个数字,会和我一样激动、感动。激动的是我们的农业互联网创业之路又迎来了全新的阶段,感动的是我们选择做好平台服务,用户也选择用心陪伴。2011年,当我们还是一个仅有三人的初创团队之时,不会想到11年后的这个春天,一亩田已经成长为影响千万农业生意人的平台。幸运的是,回首这条以互联网数字化服务提升B2B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道路上,我们始终与时代的脚步同频。
2018年,一亩田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培训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锄头”之外增加了手机这个数字化的新农具。
2019年,平台用户数量实现又一层跨越,达到2000万。随着乡村脱贫事业深入,大量城市年轻人返乡创业,他们用一亩田联市场、做营销、建品牌,成为散落在全国乡间的致富之火。
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一大批扎根产地的数字化新农人队伍形成,也加快了更多乡村产业走向市场化的步伐,这一年,我们的用户数量来到了3000万。
2022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趋势越发明显,更多加工品(如预制菜)、农业服务等出现在一亩田平台,我们的用户数量超过了4000万。
各位田里人,
中国有句古语,登高山而知天之高。从0到4000万的增长,说明我们的服务符合了乡村人才发展、产业振兴的真实需求。但,这个数字不是“军功章”,不是我们奋斗的“句号”,而是代表着更大的挑战与责任。
作为拥有4000万农业生意人的B2B交易服务平台,在过去的一年,平台采购商询盘电话总时长近40万个小时,要达到这个电话时长,一个人要连续打45.6年的电话,采购商IM询盘总数量超过2.72亿次。
为了提供一年数以亿计的对接服务,我们每年需要存储近400T的数据量。平台新商品信息发布量已经达到300万条/年,如果1个人全部刷完这些商品信息需要200天的时间。新发布商品的增多也极大的丰富了平台SKU数量。
目前平台各类涉农产品品类超过1.5万种,我们日常所能想到的90%以上的涉农产品都可以在一亩田找到,从最开始以初级农产品为主,逐渐扩充到加工产品、农资农机、涉农服务,再到现在预制菜品类的突飞猛进,这也反应了我们所服务用户需求的变化。
每个数据的变化都是平台对用户价值的最好注解,也是我们是否一直在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助农卖货”的实践道路不偏航的指南针。
各位田里人,
过去十年,是我们始终坚守的用户至上的价值观为我们赢得了4000万用户的认可。他们分布在产销两端,在一亩田平台相遇,每一次平台发布、刷新、搜索等行为的汇聚中,我们看到了整个中国农业生产流通的全景图谱。
产地端,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每一个单品在全国的产业带布局、各个产区的生产规模的变化、上下市周期分布,乃至各产区细分品种的不同。
以西瓜这个品类为例,全国多个省份均有种植,但主产区以山东、河南、山西、宁夏、新疆为主,从南到北上市周期从3月份到9月份横跨半年。市场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采购商在哪里、以什么价格买什么品种的货、数量是多少等数据信息。通过平台采购商全国分布图,其群体分布与各省的人数排名几乎成正比,尤其是人口前五名的地域分别为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与平台采购商数量分布前五的省份完全一致。
平台以买卖双方的线上行为进行智能标签分配,并按照彼此需求进行千人千面的匹配推荐,从传统的“人找货”到“货找人”的模式转变极大的提升了产销效率。
产销两地的数据融合还可以反映供需关系的变化。
以菠萝这个品类为例,从广西、云南、广东到海南是菠萝的产业带,各地的上市时间因品种、环境的变化略有不同,这种变化都体现在用户在平台的供应发布行为上。
当广东徐闻用户4月份开始持续发布商品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产区成熟期的到来;当用户发布的品类与往年相比更多的是凤梨而非巴厘菠萝的时候,对买家则是更明确的采购指引,即买凤梨、来徐闻;当用户发布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的时候,则意味着这个产区规模的扩大或者数字化程度的提升。
同样的,买家端对菠萝的采购需求体现在其询单数、询单品种、价格区间等,当四川的买家更多的搜索海南菠萝而非徐闻菠萝的时候,对徐闻来说,则意味着本地采购热度的下降,需要从产品品质、品种升级、品牌精准推广等各方面做些工作。
这些都是千万用户的数据量带来的变化,也是我们正努力应用到流通实践中的重点内容。
各位田里人,
伴随着移动工具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平台功能从最初的单纯图文展示不断进化,陆续融入线上直播、交易服务、短视频卖货等各类功能,从“农产品黄页”全面升级为“农产品B2B流通数字化交易服务平台。”
新的起点上,我们不禁思索,未来应该如何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如何为用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认为,未来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趋势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主要农业从业者“全上网”。近期,《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2022年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要超过60%,互联网正延伸到全国的每一个乡村、每一个角落,未来,农产品卖货也将改变传统“坐等靠”的方式,实现全面线上化。
2、产业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升。看天吃饭还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问题,去年的“10元菠菜”就是最显著的现象。从业者在产业链各环节的科技化探索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一亩田目前的重点工作。除了线上平台继续强化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以提升流通效率外,线下,我们也在联合全球领先的Denba冷藏技术,解决损耗率高等难题,引入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南京农业大学郭坚华教授所研发的微生物肥料技术,助力土壤改良,增产提质。
3、数字化带来的价值将不断显现。以往,采购商去一个新产地往往依靠熟人介绍,现在一亩田平台的采购商,已经可以依靠线上的诚信评价系统、生意评级分数等看到每个卖家的“数字背景”,从而以数字化降低买卖双方的信任成本。农业大数据也是重要的流通数字化工具。实践中,我们的天机大数据已经帮助徐闻菠萝实现产地价格三年十倍的跨越,帮助当地农户每亩地至少增收1万元。未来,我们要努力实现“数据播撒田地间,不使人间卖货难”。
4、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新产品、新服务涌现。随着乡村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未来初级农产品在产地供给中的比例会进一步缩小,以预制菜为代表的各类加工食品会逐渐增多,由此也会带来更多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短视频直播等各类涉农服务需求。
各位田里人,
我们要向这4000万用户表达由衷的敬意。他们是中国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力量,每个合作社背后都是几十上百个农户,每个经纪人都是“全村的希望”,每个批发商也都是城市众多家庭餐桌的保障。我们唯一要做的是继续怀着对农业、对用户的敬畏之心,在他们的奋斗中用心做好服务。
最后,希望我们能将4000万这个数字留给昨天。未来,我们继续携手新十年,纵然荆棘满布,也能义无反顾的去创造属于中国农业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