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10月14日消息,在新势力·2021亿邦跨境电商大会品牌全球化峰会上, 大华海外消费者业务总经理 陈乐、Vesta创始人兼CEO谷振宇 、LilySilk CEO王民富 、纽西之谜国际市场营销负责人 杜慧颖、Atome VP Steven Feng等嘉宾,围绕《流量思维vs用户思维,出海商家现阶段到底怎么选?》发表了演讲。
在Steven Feng看来,品牌出海,首先需要在观念上,有所转变。
“今天的品牌出海大家更多考虑的是销售到美国、欧洲,但其实还有很多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南美、中东等。东南亚有6.5亿的人口,像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他们都有截然不同的购物环境及消费习惯,包括支付手段、物流基础设施等,很多的品牌商和我们讲,东南亚他们不做,那里人太穷了,利润率太低了,我不想投入。但其实大家不知道,东南亚电商最近几年正在迅速崛起,2019年-2020年,东南亚电商销售额从380亿美元增长到62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63%。固有观念可能让品牌会错失一些机会。其实部分国内发展比较前列的品牌商在东南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类似东南亚这样的新兴市场,流量成本相对也要低很多。”Steven Feng说道。
在谈及海外流量的变化趋势时,谷振宇指出,虽然传统信息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不友好,也没有红利存在,各个品牌都在找新的流量洼地,但从公司内部的报告来看,至少60%-70%的流量还是来自于传统的Facebook、Google的流量,因此,还是要做传统的信息流流量,只不过当下是变成了,怎么做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效果。
而对于出海,王民富认为,做好流量只是其中一块,只有把产品打磨得足够好,把履约能力、供应链能力打磨的足够好,顾客的复购留存才能做到足够好。
“很多传统跨境电商是缺少Marketing,需要更多了解海外用户,但是洞察非常重要,要更加深入了解好客户,知道客户是什么样的需求,针对这个点来持续的打,我认为未来比较健康、比较成熟可持续发展的跨境电商模式,或者叫做全球化品牌,一定是流量、产量、声量,三量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有更好的机会。”王民富说道。
而对于内容与ROI之间的关系,杜慧颖则表示,当品牌进入新的市场的时候,ROI可能慢慢往上做,到了一定节点,ROI势必往下掉,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更好的内容产出、更好的品牌建设、更好的产品帮助品牌拉新用户,从而降低流量获取的成本提高更高的ROI转化。
“纽西之谜在流量的精准获取上,也根据不同的市场做了很多不同的垂直,比如在韩国主要在家居媒体合作;日本进了很多比较大的连锁的零售渠道,通过零售渠道打造品牌、建设品牌形象。”杜慧颖说道。
在谈及,在企业打造DTC品牌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时,
陈乐指出,在初期品牌不要盲目的追求流量的提升,因为流量进来留不住,同时复购也不会太高,忠诚度上相较线上渠道又低,因此需要提升的是产品的转化效率。
“回归到产品本身,投入大量的精力做不同市场的用户调研,会发现真正线上的用户群体,不同渠道的用户群体核心诉求是有差异的,比如说经常在线上购买的用户和线下忠实的用户群体他们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所以针对不同群体,在产品功能的包装上、展示上、宣传上会采取不同的针对策略,这样做到和用户的需求更加精准的匹配,用户得到产品以后,对产品的预期会更加的一致,不会产生认知上的差异,这样不断积累对于品牌的信心以及认知以后,逐步提升品牌在用户当中的心智,这样不断的作为一个正向的循环使用户忠诚度得到积累和提升,我们做到这样一个正向循环,不断加大这个循环力度,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整个流量效率提升。”陈乐总结道。
据悉,2021亿邦跨境电商大会·品牌全球化峰会以“新势力”为主题,汇集二十三位跨境领域一线大咖,强势聚焦中国品牌出海的崭新路径,发现能够真正推动中国品牌实现全球化发展的新势力。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庄志: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在这里主持今天这个对话,我是百联挚高王庄志,我们是一家新成立的投资公司,主要投资国内外的品牌、供应链、渠道,首期总规模50亿。
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各位嘉宾,首先有请大华的陈总。
陈乐:大家上午好,我来自大华股份的陈乐,我主要负责海外的消费者业务,包括线上线下To C业务。
谷振宇:大家好,我是Vesta的谷振宇,我们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围绕卧室睡眠不断延伸新设计、新结构、新材料新型睡眠产品,目前主要针对北美的海外市场。
王民富:大家好,我是LilySilk的创始人,我们主要做的是丝绸品类的出海,我们的品牌愿景是成为世界第一的真丝品牌,当然有那么一点狂,我们坚信跨境电商只是开端,全球化品牌才是目标,谢谢大家。
杜慧颖:大家好,我是杜慧颖,负责纽西之谜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营销,纽西之谜是一个源自新西兰美妆护肤品牌,目前一个子品牌是做口腔护理的,这两个品牌在日韩、东南亚市场做了一些影响,之后我们也会拓展像欧美这样一些比较大的流量市场。
Steven Feng:大家好,我是Atome中国区负责人,Atome是领创集团在金融科技版块推出的“先享后付”品牌,主要市场在东南亚,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等九个市场,目前Atome也是亚洲地区“先享后付”新消费形式的领军品牌之一。Atome APP在东南亚的注册用户超过了2700万,线上线下服务品牌店有1万多家。而我们来到中国的目的,是想能携手更多的中国优质品牌,通过Atome,分享东南亚市场的流量红利。
王庄志:2020年是跨境电商大爆发的元年,但是现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说Facebook流量变化,亚马逊关店潮,今年来看所有做独立站也好、做亚马逊大卖也好都面临比较大的流量层面的变化,请教一下各位行业内的资深专家怎样看待未来海外流量变化,以及各位企业针对这个变化做出怎样调整的动作?
陈乐:因为本身像大华原来也是主要做To B的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我们做To C是从2019年开始去尝试采用跨境电商的渠道拓展我们的To B市场,其实在这一块来说,市场应该是一个新进入者,在流量上没有太多积累,也是一个新的市场玩家,所以在这一块,我们很大的痛点,也就是说流量获取,我们在想如果是采用跟随的策略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即便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来说,投入上都是比较大的,因为很多已经先行的企业在流量红利的前期已经占据的很大的先发优势的话,后期你可能更投入5倍、10倍资源去获得,也不一定获得他们所取得的流量红利。
当然流量是不可放弃的一块重要资源,在获取流量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在品牌的建设方面的投入,特别是我们利用原有的线下渠道的优势,就能够通过线下渠道去促进线上渠道的发展,另外怎样通过原有的一些品牌优势给线上反而增加流量,降低流量获取的成本,这就是我们大概的思路,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其实也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线上我们可能大大超出了之前发展的预期,也对整个To C市场,特别是欧美高端市场的进入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谷振宇:您提到的是所谓的流量没有红利了,确实现在所有的厂家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说卖更多的货或者触达更多的人群分两步:第一,怎样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更好的货。第二,怎样更高效的进行转化,你可以只转化来10个,但是转化率变成10%或者怎样,陈总提到是怎样在流量很贵的情况下,或者流量有限的情况下,怎样把产品做好,怎样把产品的Marketing做好,把品牌网站的设计、DTC网站的效率来提高转化,特别当我们发现无论是传统的信息流流量很贵的情况下,这是第一点,还有传统信息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不友好,也没有红利存在,但是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品牌、一个产品获得最重要的流量,大家说每个品牌都在找新的流量洼地,但是看自己内部的报告,至少60%、70%还是传统的Facebook、Google的流量,所以无论如何还要做传统的信息流流量,就变成怎么做,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内部方式是几点:第一,我们在信息流流量这个区间中会找到更多的、更垂直、更精准的成熟的渠道,比如说Facebook、Google他们是最大的。第二,还有一些也很大,很多用户都是所谓的中高端行业、中高端收入人群,他们lianlianlink上有一定时间,他们是更加垂直的平台,我们做了很多工业设计以及新型创新外观设计,设计师喜欢垂直的平台,或者是年轻人喜欢的平台,我们也会在相对来说没有Google和Facebook那么大的平台上会投一些信息流广告。第三,当价格越来越贵的时候能否抓的越来越准,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于中国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大门槛,大家都知道Facebook要触达到人群的时候,把人群有明确地画像,但是怎么勾勒出画像,整个团队在美国,包括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比如说都是投纽约,可能这个区域是1000万人口,可以触达到200万-300万,又因为人群比较精准,往往整个钱花的值。
还有一些应该尝试一些之前或者在中国电商人眼里比较传统的方式,大家不会想到美国最火的或者ROI的转化方式是什么,第一是发短信,第二个是发平邮,他们效果最好、尝试最多反而是传统的触达方式、流量方式。
王民富:谷总讲的特别好,很多点我也可以感受到,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讲一些点。
第一,我们坚信ROI的终局肯定无限趋近于0,如果一个品牌只靠基本上的打法未来流量趋势中ROI持续会越来越低,你的CPC的点击或者CPM展示价格越来越高,这个趋势肯定不可逆的,我个人的理解,流量就是一块,除了流量之外,可能还有产量,我们自己的理解就是你自己的产品的打磨,你自己的交付能力,和谷总比较切合,我们做的有点像,他们是做科技,把产品根据用户的痛点来打,我们也是同样的道理,把产品打磨的足够好,把履约能力、供应链能力打磨的足够好,把顾客复购留存做的足够好。
第二,声量的问题,我做跨境电商10年,很多传统的跨境电商的打法,很多传统跨境电商是缺少Marketing,需要更多了解海外用户,但是洞察非常重要,要更加深入了解好客户,知道客户是什么样的需求,针对这个点来持续的打,我认为未来比较健康、比较成熟可持续发展的跨境电商模式,或者叫做全球化品牌,一定是流量、产量、声量三量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有更好的机会。
杜慧颖:刚刚两位,一位讲了流量的精准,一位讲产品以及用户洞察,我讲一讲在内容这方面,在纽西之谜我们在流量的精准获取上,我们也在根据不同的市场做了很多不同的垂直,比如说我们在韩国主要在家居媒体合作以及渠道打造上,包括信息流广告上,日本进了很多比较大的连锁的零售渠道,通过零售渠道也是打造品牌、建设品牌形象的方式。
我自己的观察是,在ROI上你可能刚刚开始在投入一个新的市场的时候,你的ROI可能慢慢网上做,到一定节点你的ROI势必往下掉,就要通过更好的内容产出、更好的品牌、更好的产品帮助你拉新用户,从而帮助你降低流量获取的成本提高更高的ROI转化。
在内容这块,我们自己的经验是,在日韩和东南亚,我们在达人上的投入非常大,比如说刚才说到流量很贵,像Tik Tok前期做品牌的时候是非常好的产生自发性传播、免费获取流量的平台,我自己也是从Tik Tok出来的,我们自己做过很多案例,包括我在纽西之谜操盘的日本Tik Tok上,都可以看出比较小成本的比较创新的创意方式,能够引发在Tik Tok比较小成本的投入有很大的自发性的传播,这个传播折合下CPM非常低,可以很好地提升ROI的方向,但是并不是能够促进转化的方式,在Tik Tok上,目前后端转化还是很难直接在站内直接形成转化,但是在Tik Tok上有一些内容形成比较病毒性的传播、自发传播以后,用户在品牌这一段能够种草,引发了好奇,唤起了共鸣会自发去电商平台上产生搜索,自发性的品牌带来的转化其实是能够帮助ROI得到提升,所以我自己觉得品牌思路也好也是帮助大家更好的卖货。
Steven Feng:杜总说得很好,用户生产内容传播其实目前是一个很大的趋势,我们叫User-generated content,简称为UGC。Atome目前也在不断做这一块的尝试,比如我们之前我们制作了一个MV,主角是一只装扮时尚的猫咪歌手。我们将MV放到YouTube上,初衷是希望东南亚年轻人喜欢,能进行转发。但是没想到他们不仅转发,很多人还对视频进行了二次加工,让猫咪形象变得更有趣,或者变得更能与自己生活发生关联,形成了病毒传播,这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了Atome。目前UGC也成为很多品牌一个很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创造力强、数量广大的用户们生产出的内容,能够带来巨大的变现价值。流量当然是永恒的话题,但去平台购买流量,价格越来越高,而ROI却越来越低,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去探索新的方式或者说途径。Atome目前也可以算是品牌可以尝试去尝试合作的一个选择吧。我们平台用户的日活非常高,因为东南亚年轻人对这种先买后付的方式很认可,你只要首次支付三分之一费用,就能买走一件心意的产品,另外三分之二后面两个月分期支付,还不用利息或者手续费。听着是不是很心动。最开始我们和线下商场以及很多品牌零售商合作,但是随着疫情的到来,这些商品的品牌不得不转到线上,后来我们变成一个流量的提供方,现在在东南亚接近3000万APP下载,给品牌方供流量,后来我们发现这好像是除了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之外第三种流量来源,而且对他们来讲这种ROI似乎比品牌带来的ROI更高,在网站上的不管是自己的独立站也好、APP也好转化率会立即提升,还有复购率变得很高,客单价提升了至少25%。这是品牌在流量获取上看到的另外一种可能。当然先买后付这种方式在欧洲、美国、澳洲、日本、中东都是存在的,先买后付带来的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金融方面,更多在流量方面给予商家和品牌的支持。
王庄志:因为我做投资,所以平时接触的无论是跨境的创业者或者是国内的新锐品牌都会比较多,我现在明显感受到,因为国内的流量现在非常高,内卷非常厉害,我认为国内卷的比海外更加厉害一些,所以国内很多品牌开始着手跨境打造DTC品牌,做跨境的人不仅和竞对竞争也面临国内DTC品牌的竞争,主办方邀请了4位非常典型的品牌方的代表,首先是国内非常知名的大华的代表,包括国内新锐品牌纽西之谜的代表,还有海外跨境沉淀非常多的LilySilk的创始人,还有海外跨境新锐品牌Vesta,还有出海的品牌服务商Atome,我想请教一下各位,各位在服务打造出海DTC品牌过程当中有什么经验教训分享一下?
陈乐:我们作为出海其实传统企业转型到电商这个渠道上来讲也是不断学习和积累,走过很多弯路,我们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经验,我们刚刚进入跨境电商渠道以后,可能也是一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流量的提升,但是后来很快发现流量进来以后可能会留不住,另外复购都不会太高,相比线上渠道来说忠诚度非常低,所以我们也在反思怎样提升这块的转化效率,这块还是回归到产品本身,怎样满足用户需求,投入大量的精力做不同市场的用户调研,也会发现真正线上的用户群体,不同渠道的用户群体他们的核心诉求是有差异的,比如说经常在线上购买的用户和线下忠实的用户群体他们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所以针对这些在产品功能的包装上、展示上、宣传上会采取不同的针对策略,这样做到和用户的需求更加精准的匹配,这样用户得到我们的产品以后,对产品的预期会更加的一致,不会产生认知上的差异,这样不断积累对于品牌的信心以及认知以后,逐步提升品牌在用户当中的心智,这样不断的作为一个正向的循环使用户忠诚度得到积累和提升,我们做到这样一个正向循环,不断加大这个循环力度,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整个流量效率提升。
谷振宇:我们做了不到两年时间,坑还是踩的挺多的,我们自己内部分过,坑分很多种。
第一,我们认为我们很行,但是做起来我们没有那么行,首当其冲就是DTC,我和我的团队之前在硅谷做互联网和机器人创业的,我们觉得做一个网页或者电商对我们来说相对比较简单的,但是后来不是这样的,核心来说自己做一个DTC的网站基本上相当于自己做一个电商平台,因为完全需要自己转化,无论怎样加购物车,怎样把购物车流程做的更加直观,而且DTC大家觉得可能是Shopify有非常好的模版,Shopify是有很好的模版,但是模版意味着本身是一个标准化的事情,很难支撑起大家对于高溢价的转化,我们客单价比欧美平均价格高2-3倍,甚至4-5倍,如果用一个模版给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无论视频、平面、话术或者某一个功能的买点,做到标准化的东西一定支撑不了这么高的溢价,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迭代独立站。
第二,我们一开始觉得很重要,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了,效果也非常好,比如说用户运营,或者叫做社区,也是因为我们的客单价,如果单纯做客服是不成立的,如果是卖100刀以下的东西交钱拿货走人,用户会记得你是便宜很高的东西,我们有很高的溢价靠的是服务和内容支撑起来的,用户买完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结束,就和交朋友一样,要花时间维护,我们做了很多时间维护这个关系,也是为了刺激复购,比如说我们会做一个社区一样的东西,因为客单价三四百和苹果差不多的,也需要做一个让用户产生交流、产出内容的平台,我们更多是通过Facebook、Google、线下定期活动,因为很多用户在硅谷,特别喜欢线下聚会,我们做长期的维护。
所有客户运营和客服人员都要求是美国本土同事,花这么多钱买一个新的产品、新的品牌,说白了就是信任,我很难想象一个美国人如果有了问题或者有了需求打电话给同事,如果不是本地人可能一开始就丧失了信任,所以我们用户运营团队是美国团队。
第三,物流,我们之前是做机器人的,机器人的点在于难度很高,但是量不是特别多,所以按照之前的思路一开始是走大货集装箱入到海外仓的传统物流模式,但是后来发现家居家纺品相对来说适合少量多次的用户模式,所以我们也是按照每一个月都会做一个迭代,这样不断升级产品,规避对冲一些可能的供应链风险。
第四,回归到产品上,我们之前做单一产品为主的单品逻辑,或者叫做智能硬件的逻辑,后来发现消费品和智能硬件还是有区别的,慢慢掌握了有序的进行扩品,既要有研发深度很高的高溢价产品,也会适配一些本身作为连带销售或者是研发成本上或者研发周期没有那么长的辅助产品。
王民富:我们这个品牌将近10年,走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坑,从支付、物流、法律法规、财务合规都有很多的坑,我自己遇到比较大的坑是2017年,我们这个品牌从成立一直到2017年走的还是比较顺,这个品牌有5个联创共同创立的,我们是一个五个钢铁直男创立的柔软的丝绸品牌,2017年我们发展的比较顺,就会有分歧,就会讨论我们应该一直垂直的走LilySilk的丝绸品类,还是应该拓一些其他品,也进行了很激烈的讨论,最后我们要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当时看,在2017年中国主流的电商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海量SKU低客单价大卖家,一派是垂类的,第一类有敏锐的流量嗅觉,当Facebook有红利的时候去Facebook,当Google有红利钻Google,Shopify有红利可以做站群无现货价模式, 下一波的红利可能是Tik Tok,因为更加重内容有更好的、更便宜的流量,我们在想适合不适合做这种大,特点是每一个公司的结构像一个阿米巴,一族人运营一个品类,找有中国制造优势的产品迅速崛起,好处式发展速度很快,产品很广,团队规模急速扩大,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垂类,更多是运营好产品、运营好客户,做客户需要的产品,速度并不快,但是公司架构和阿米巴架构不一样,有产品研发,有产品设计,有Marketing,有产品运营、有用户运营,这样的一个稳定发展的模式,但是它注定不快,包括坚果也分享海外DTC品牌,体量其实并不大,而且还亏损,那中国产品的方向应该怎么走,我觉得发展不一定追求快但是要稳,每年翻一倍,翻到最后规模和收益也非常可观,所以给自己的定位特别重要,觉得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自己是什么样的能力圈,自己团队是什么样的结构,再根据这个结构看自己团队、自己公司、自己品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我们2017年选择垂直的这条路,与大家分享。
杜慧颖:我讲一个我们遇到坑的事情,在内国内美妆行业卷的非常厉害,产品迭代非常快,产品上市以后半年就更新了,但是这个问题在出海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个比较大的阻碍,这个产品进入新的市场,走当地合规的时候产品注册认证就要花半年时间,当半年在其他国家终于把这个产品的注册和认证做完了,国内的产品已经迭代更新了,相当于这个货如果还要再卖可能要重新再花半年时间进行产品认证。纽西之谜不仅在日韩、东南亚,包括中东和俄罗斯等等很多国家都在做,覆盖的国家和市场非常多,意味着我们货品的管理以及更新非常复杂。
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产品更新没有办法快速进行其他国家的市场,而是需要等待很长的注册周期以及复杂流程,也就是现在目前在内部来做一个一盘货的计划,更好的给之后出海的产品,所有全球的产品的计划先做出来,然后根据这个产品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去推进,不像之前推进单点击破比较乱,之后整个方式会一步一步慢慢做下来。
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经验,我们做比较好的亮点,我们刚刚进入日韩市场在启动阶段,在新西兰和口碑测评类的平台、媒体、网站进行一些合作,比如说招募200个消费者进行免费的排样领取做口碑测评,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一开始我们觉得日韩这两个市场是一起的,很像,但是我们通过这样一些冷启动阶段以后,通过前期的测试可以发现,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喜好差异非常大,韩国吸引的是主妇群体,他们喜欢黑白、简洁的产品,在日本就更加喜欢马卡龙、彩色、可爱的系列,针对消费者也是比较年轻的人群,因此有了这些标签以后,在后来对于在Tik Tok也做了大学生分享生活的账号,分享甜品、美食、外出、约会,和产品场景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内容引发了比较好的传播。所以,品牌进入到一个全新市场之前,首先不要太贸然投入很多经前和成本,可以多做一些测试,其次在比较多的国家和市场的情况下可以前期先放缓,有一个比较好的计划。
Steven Feng:今天的品牌出海大家更多考虑的是销售到美国、欧洲,但其实还有很多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南美、中东等。东南亚有6.5亿的人口,像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他们都有截然不同的购物环境及消费习惯,包括支付手段、物流基础设施等,很多的品牌商和我们讲,东南亚他们不做,那里人太穷了,利润率太低了,我不想投入。但其实大家不知道,东南亚电商最近几年正在迅速崛起,2019年-2020年,东南亚电商销售额从380亿美元增长到62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63%。固有观念可能让品牌会错失一些机会。其实部分国内发展比较前列的品牌商在东南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类似东南亚这样的新兴市场,流量成本相对也要低很多。
第二,而在本土化方面,每个地区不一样,不管在支付货币或者语言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但一些品牌商是一站卖全球,语言永远都是英文,货币永远都是美元,这种没有本土化的DTC网站,很难真正达成高的成交量。这种网站在当地一定不会有太大发展。
和Atome合作,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每进入一个市场都有整套本土化运营团队,包括市场、运营、法务等等,客户一般到哪里购物、到哪里获取信息、客户喜欢什么产品,我们都知道,这可以帮助品牌在当地做一些专属的品牌日、一些市场推广。所以,很多合作的品牌商,与我们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并不像其他的电商平台,品牌商在平台开店,每个月要交多少租金,抽佣多少。也不像独立站收SaaS月租费,我们就是先买后付的支付工具,通过智能引擎给用户推荐他们喜欢的产品,客户跳到独立站购买,独立站留下用户信息以及数据,方便品牌商做二次营销。
总而言之,新兴的模式总会有一些走在前列的品牌先拿到这些红利,希望大家和我们探讨。
王庄志:感谢各位嘉宾,他们从各自企业角度打造出海品牌当中遇到的一些坑,希望给各位的跨境人有一些借鉴和启示,再次感谢各位嘉宾。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