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翠
编辑 | 石航千 大成
【亿邦原创】电商服务行业仿佛一夜间,被无形之手“扼喉”。
倒闭关张,股价大跌,数据受限,生死考验呼啸而来!
“连费用都没退完,他们就倒了。”
有商家透露,某系统服务商宣布倒闭之前,还欠自己约两万元费用。
近两年,这家平台的接口费退款开始变慢,但自己怎样也没想到,经营超过十年的服务商会一朝离场。
去年9月、今年5月,E店宝、又一城两家老牌ERP相继宣布关闭。不论官方的退场宣言如何,行业人士对他们的评价大多是,“跟不上平台和市场发展的节奏”。
接踵而至的“重锤”是数据监管。
部分大数据公司没回过神来,就已经丧失了投资人的青睐,前途未卜。“从平台难以拿到完整字段的订单、用户数据,估值了缩水一半,几乎断送了融资能力,不转型就是死。”
另一方面,那些成功上市的服务商,也正在经受市场调整周期的考验。微信社交生态、阿里系电商、抖音、快手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服务商必须学会左右逢源。
服务商原本扮演的角色,是为平台找到更多生态伙伴、降低商家生意门槛,与平台共生赢;彼此之间相互成就,但似乎逃脱不了一个现实:依附平台。平台政策、功能甚至态度的一个微小变化,都会牵动服务商的生命线。
对服务商来说,平台没有“小动作”。
01
倒闭、暂停运营,平台是推手?
几个月前,一家有着十年历史的传统ERP企业宣布停运,撕开了电商服务行业动荡的口子。
5月底,又一城董事长蔡锦发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开信,宣布又一城暂停运营;同时承认拖欠商家1000多万的接口费、平台保证金。
“管理团队没有控制权、话语权,没能坚持初心做了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困难时期阿里退出,导致公司管理出现失控。”蔡锦发把又一城的问题归结为这些。
与它同期的E店宝,早在去年就被京东进行清退,面临着倒闭风险。
去年7月,京东平台面向商家发布《E店宝ERP清退通知》。京东称,E店宝公司经营出现问题,面临倒闭风险,无法持续为电商商家提供服务,建议商家使用“符合京东安全标准”的软件。
对于E店宝倒闭的可能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有自身经营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平台挤压的结果,平台本身也会推出类似的服务商软件,或主推E店宝以外的软件。”
“太正常了,两年前平台在规范标准接口的时候,已经筛选掉一波服务商了。”另有服务商如是说。
很多服务商会因为跟不上平台的变化,而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在推行“用户数据隐私”新规时,服务商从业者们成了反应最大的一群人。
一位SCRM服务商负责人透露:“有很多服务商是做短信业务的,对于短信业务占到80%的服务商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业内有两家要上市的服务商,都因此暂缓上市了。”
即便是生意不受影响的服务商,也必须快速根据平台政策调整产品和解决方案。
“近期我们已经在进行一些试点项目,这样等政策更明确之后,就可以直接面向市场推送。”一家头部服务商透露,很幸运,自己是被平台选中一起讨论新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可以较早研发新产品以适应平台的新脚步。
有投资人坦言,在数据隐私新规出台之后,资本对企业服务行业已经进入收手观望的状态。
背靠平台生存,一旦平台出现任何主动或被动的调整,服务商都必须立马跟上,否则就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02
股价下跌,在大平台间横跳
2019年1月在港股上市的微盟,股价一度超过30港元。今年2月,微盟股价峰值高达33港元。但7月底,微盟股价一度跌破10港元。与微盟类似,自今年2月有赞股价冲高至每股4.52港元后,一路下滑至当下每股不足1港元,降幅达80%。
前不久,有赞和微盟先后发布半年报,双双交出亏损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有赞亏损4.5亿。此前实现盈利的微盟也由盈转亏,经调整净亏损达到了1.19亿;而去年同期盈利0.52亿元。
有赞总结业绩下滑时提到,其中一个原因是快手开始自建电商业务,“今年上半年,我们观察到快手在尝试发展自己的电商交易闭环,因此,我们来自快手产生的交易额在持续收缩。”
事实上,有赞只是微信生态起家,发展过程中从不站队,服务全生态的代表。有赞作为一家SaaS服务商可以帮助企业和商家,快速搭建自己的交易平台。除了微信外,有赞还对接了快手、虎牙、陌陌、微博等社交平台,帮助企业和商家获得分散的流量。
2018年,有赞成为了快手平台的SaaS供应商,帮助快手提供“短视频电商导购”解决方案。但即便多平台发展,却也逃不过平台变化带来的影响。
快手此前已经成为有赞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来自快手平台的GMV占有赞总GMV的40%。
另一边的微盟,则把亏损归因于为未来长期战略所做的投入。微盟首席财务官曹懿曾在二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上表示,微盟经调整后的净利润由去年上半年的5千万变为1.2亿的亏损,主要是因为加大了整体投入,具体数值为2.9亿。同时,1.2亿的亏损还包含了并表海鼎的业务亏损。
据了解,上半年微盟研发投入占比从去年的16%上升到了32%,曹懿表示上半年总共的研发支出为3亿元。
与此同时,微盟也在接入多平台试图摆脱单一平台对业绩造成的影响。目前,抖音、快手、QQ、百度、支付宝等平台都已经是微盟的合作伙伴。此外,微盟还对接了海外主流媒体渠道,包括Google、Facebook、Twitter等。
服务商试图“全域经营”,而所谓全域依然是对接到不同的电商平台或者内容消费平台。而平台在电商闭环方面从未放慢脚步。
2020年7月,微信上线微信小商店,这是小程序团队提供的一项新能力,帮助商家免开发并快速生成卖货小程序。据报道,微信小商店发布后,有赞和微盟的股价分别应声下跌9.65%、12%。
事实上,二季度腾讯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为195亿元,同比增长28%。财报显示,该增长是由小程序作为落地页更多地被采用,微信朋友圈内视频广告库存的增加,以及移动广告联盟的收入增长所驱动。
二季度,腾讯通过小程序产生的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原因在于腾讯帮助企业管理自有渠道和用户关系,实现比销售平台更高的利润率。“我们提升了行业解决方案,并支持商户更好地管理微信生态内的私域运营,扩大了整体的广告基数。”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商业体系互联互通的脚步正在逼近。这也意味着,整个互联结构有可能重新被缔造。
过去八年,由于淘宝、微信互相屏蔽,社交电商、私域流量得以崛起,并自成体系。“微商城等同于在微信环境开了一个淘宝店,从前端产品展示、用户交互,到后端订单系统、会员运营、发货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应有尽有。而一旦淘宝可以跟微信流量打通,势必对微商城等业务形成冲击。”一位品牌商指出。
在二季度财报分析会上,微盟有关高管对互联互通表示看好。越来越多的阿里平台商家在腾讯里面做生意,是在帮助微信用户形成购物习惯和购物认知。未来一旦用户心智改变,对私域起到加速效应。
03
代运营服务商被迫开拓新渠道
对单一生态依赖所带来的风险,也出现在电商代运营服务行业。
丽人丽妆、壹网壹创、若羽臣,这三家美妆代运营公司日前披露了2021半年报。
丽人丽妆主要经营电商零售业务和品牌营销运营服务,其中电商零售业务是核心业务,总营收的92.37%,而天猫贡献了其中93.3%的收入。财报显示,丽人丽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56亿元,同比增长2.8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6.64%。
壹网壹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下降12.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6.66%。根据壹网壹创2020年年报,其主营业务为电商服务行业,占营收比例100.0%。
若羽臣在天猫平台上线上代运营和渠道分销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额的65.96%,达到了近3.7亿。财报显示,若羽臣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98亿元,同比增加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983万元,同比减少5.81%。
今年6月,美妆品牌电商服务商悠可通过港交所聆讯。招股书显示,悠可2020年营收为16.6亿元,净利润为4.9亿元。此外,悠可集团经营2020年在天猫前五名美妆品牌商店中的两家店铺,年GMV超过20亿元。
除了上述几家美妆代运营公司外,宝尊电商也于8月19日公布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宝尊2021年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23亿元人民币,非公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5亿元人民币。来自天猫平台的GMV占比为68%,去年同期为75%。
就像SaaS服务商依赖微信生态一样,“天猫依赖症”则是代运营服务商面临的问题。
作为头部代运营公司,丽人丽妆在半年报中坦然指出:“未来若天猫在电商平台领域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或天猫的平台管理政策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与天猫的合作关系发生改变,则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壹网壹创在解释品牌线上营销服务下滑的原因时,曾提到:“主要是与百雀羚的合作模式的转变。”据了解,2021年上半年壹网壹创品牌线上营销服务营业收入为1.2亿,同比下降了51.56%;而线上管理服务收入为2.64亿,同比增加了43.82%。
百雀羚对壹网壹创的影响从2020年就开始了,去年十月,百雀羚天猫旗舰店已改为自营,从壹网壹创手中收回了电商运营权。而去年,壹网壹创品牌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4.2亿元,同比下滑48.64%。
当只在单一平台的服务品牌,一旦品牌发展趋于稳定,开始尝试自己做该业务之后,对于只具备洞悉单一平台规则的服务商来说,风险很大。
代运营服务商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都在纷纷拓展渠道。
例如,为了平衡天猫对业绩造成的影响,丽人丽妆增加了拼多多、抖音小店及其他线上平台布局。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抖音小店新开17家,拼多多新开3家,在其余线上平台合计净増10家;若羽臣则在发力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渠道,上半年该渠道营收占比为23.7%;宝尊电商也在微信小程序、京东、抖音等渠道布局,二季度非天猫平台的GMV占比达到32%,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
在单一平台业务活力下降时,开拓新业务、新渠道、新品类,已经成了代运营服务商保持增长的不二法门。
04
快递内卷,捆绑平台反成“救命稻草”
8月22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一份利润规模大幅清减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顺丰虽然收入同比上升,但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下降7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转亏,亏损4.77亿元。顺丰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带来的收入为61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73.34%下降到69.2%。
截至9月13日收盘,顺丰控股报收61.85元/股,相比年初高点124.7元/股,股价跌幅超5成,市值蒸发3000多亿元。
不只是顺丰。上半年,各大快递公司的营收普涨,但受行业“价格战”影响,净利润普遍下降,一半企业出现了亏损,“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持续。从股价层面看,除了京东物流5月上市,其他7家快递公司股价均低于年初水平,受业绩影响,顺丰、申通、百世市值相较年初下降了三到四成。
由于一季度亏损9亿,一向神秘低调的顺丰创始人王卫,罕见地出现在镜头中,向股东们致歉。
顺丰在财报中解释,去年疫情扰乱了公司正常的网络扩产节奏,导致资本性开支投入延缓;再叠加业务量暴增,导致去年四季度速运网络多环节出现明显的产能瓶颈,影响网络运营效率。
申通则把上年的亏损1.46亿元,归为基于快递市场价格保持低位运行不得不调整市场政策;加之上半年整体业务量规模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较低,相关方面的投入与支出使得经营业绩承压。
即便是上半年取得盈利的中通,也面临净利润同比下滑的问题,财报显示,上百年年中通净利润同比减少12.5%,二季度资本开支为22亿元,其中将近70%土地收购和分拨中心建设升级。
不止内部业绩下滑,快递行业的平均单价也在下滑。数据显示,整个快递行业平均单价已经从2010年的24.60元/件,下降至2020年的10.55元/件。义乌一些发货量大的城市,快递价一度被压缩到几毛钱。
今年以来,各家快递公司几乎把价格打到盈亏平衡点,甚至低于这个基准点,不惜以赔钱来“决一生死”。“行业内卷了。”一位物流服务商指出,从去年开始就有迹象。快递行业很久没有受到外力的冲击,直到极兔的出现。
极兔于2020年3月进军国内市场,到2020年第三季度,极兔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500万;2020年第四季度,升至800万。到今年年初,极兔的日订单量已经涨到2000万。与顺丰、“通达系”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
这场快递竞赛的背后,三通一达背靠阿里,而极兔虽然一直撇清和拼多多的绑定关系,但早期拼多多对极兔的助益也不言而喻。中通曾在Q1财报中表示:“电商是快递业务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通达系”快递对电商快递过度依赖,导致整体产品同质化,电商快递公司不能掌握自身服务定价权;叠加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直接或间接渗透到物流领域,由此形成的格局长期压制行业的盈利能力。
“价格战”到今天似乎告一段落了。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制定派费核算指引、制定劳动定额、纠治差异化派费、遏制“以罚代管”等四个方面的举措。不久后,“通达系”和极兔速递6家快递企业均宣布全网上调派费。
中金公司研报进一步指出,近期一系列监管措施,有望使得快递公司成本面临刚性约束而无法大幅降价抢量、一定程度上约束电商平台的行为和边界、增加新进入者快速获取业务量的难度,从而有望突破原有格局。
05
是成是败,服务商都得跟着平台转型
数据显示,以社交电商、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均将进入万亿市场。在看到新流量时,服务商“蜂拥而上”也是必然的。
不止一家MCN机构告诉亿邦动力,“今年的业务重点放在抖音,毕竟都想来抖音分一杯羹”,“抖音直播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但入局抖音也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因为抖音对服务商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从MCN机构转变为DP服务商,“跟风”拓展业务的服务商并不是少数。
某MCN服务商提到:“这个阶段,我们也刚刚接手了几个品牌的代运营,一方面之前做达人直播也有一定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跟上平台趋势。”
总的来看,新的业态模式对品牌方流量触达、运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转向新流量这批服务商起初只需要具备单一能力即可。例如,达人直播或代运营,又或是营销投放等。短短一年时间,做达人直播的开始发展代运营业务,做代运营的也开始孵化达人,单一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服务商在新平台中站稳脚跟了。
凭借之前在抖音做MCN的经历,上述服务商在转型时还比较容易,但转型遇阻的案例也不少。
在没有参透平台之前贸然入局,结果必然是失败的。某抖音服务商在看到快手平台流量很高时,曾尝试入局快手,但快手对于达人的要求跟该服务商所拥有的达人资源不匹配,“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吧,快手平台业务现在暂时处于放弃阶段。”
某B站MCN机构负责人告诉亿邦动力:“抖音赛道很优质,但目前还没考虑入局。相比于b站而言,抖音对团队配置要求很高,不同平台的基因、属性都不一样,贸然入局下场可能不会太好。”
新流量平台的吸引力无限,服务商趋之若鹜。但平台方向、规则仍然是服务商入局的“拦路虎”。
在平台和商家之间找到合适的位置,是服务商的立身之本,却也始终只能维持动态平衡。服务商与商家保持紧密的关系,是在为自己积蓄能量;但与平台保持亲密关系,可能是“糖”,也可能是“砒霜”。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