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在疫情之中爆发,逐渐进入了内卷时代。
在直播带货的爆发期,万物皆可带货,头部主播被捧为神。只要他们想带,就几乎没有卖不出去的货。
薇娅、李佳琦,一坑难求,商家品牌挤破头去抢坑位。
可如今,潮水褪去。那些曾疯狂奔向潮头的人,许多都在岸边搁了浅。去不了大海里遨游,就只能在浅水区挣扎。
可就这浅浅的一滩水,却也早已拥挤不堪。
1
头部主播的名人效应下滑
众所周知,像李佳琦、薇娅这样的头部主播,之所以能够吸引消费者趋之若鹜,其核心就在于,他们凭借自身庞大的流量去跟品牌方议价,要求品牌方承诺给予他们全网最低价。
同样一支口红,你在品牌官方旗舰店买,可能要原价。但去李佳琦的直播间买,可能就能够7折买到。而且,全网就李佳琦那里价格最低,你去其他家买,都不可能比他更低。
这就导致无数女孩蹲守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彻夜不眠。
但是,这种带货模式明显伤害了品牌方的利益。消费者都跑去李佳琦直播间了,品牌旗舰店无形中被分流,名声被李佳琦赚走了,钱也被李佳琦赚走了。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合作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品效合一广告。偶尔来一次,能够增大品牌方的知名度,并开拓一个新的销售渠道。
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同样的钱,投电视广告,只能赚到声量,看不到直接的成交量。但投主播,不仅能起到品宣的作用,还能带来海量的成交。
两相比较,显然,主播带货的性价比更高。
但是,若从日常销售而言,品牌方是无法依赖于超级主播,甚至跟超级主播之间,还形成了一定的对立关系。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同样的货,找超级主播带,就会对旗舰店流量形成分流。
为打破这种局面,各大品牌方都选择了自播。品牌自播不仅能降低对超级主播的依赖性,还能实现品牌直播带货的日常化,促进产品销量转化。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头部主播的品牌合作自然就减少了。当品牌合作不够多时,李佳琦和薇娅怎么办?
海南白沙,消博会公益宣传大使薇娅接受媒体采访。
他们就只能降低品牌要求,为一些不知名的中低端品牌也纳入带货范畴。可品控一旦下降,就很容易翻车。
也就是“假货”问题。
像李佳琦的“不粘锅”、薇娅的“山寨小风扇”、快手一哥辛巴的“假燕窝”、抖音一哥罗永浩的“假羊毛”以及二驴卖买的“山寨手机”等,带货质量问题频出不绝。
2
腰尾部主播生存艰难
当头部主播内卷起来时,腰尾部主播就更难生存了。
真正的大品牌在自播业务成熟后,偶尔找超级主播带货,也是为了做品效合一的广告。而腰尾部主播的品宣能力远远弱于超级主播,基本上很难和大品牌达成合作。
留给腰尾部的机会,主要来源于那些不知名的各种白牌产品。
白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问题自然也是不少。在缺乏品控的情况下,劣势产品推广无疑会消耗用户对主播的公信力。主播能骗用户一次,但不能骗十次。
当用户很难被骗时,主播就开始改骗商家。一些腰尾部主播经纪公司使用各种话术,包括数据造假,成交造假等手段,诱骗商家缴纳天价坑位费。许多商家都在腰尾部主播的身上吃了大亏。
花钱买来的坑位,也变成了真实的天坑。
而带假货,对腰尾部主播而言,根本算不上事。在美妆护肤领域,各种山寨产品满天飞。更有“知假卖假”的主播,直接在直播间卖“高仿”。
例如LV牌高仿奢侈品,在直播间直接用“驴”作为暗号代替。主播光明正大卖假货,粉丝也心知肚明地掏钱买单。
国家严厉打压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各大直播间反倒是卖得风生水起。
腰尾部主播之间的内卷,已经卷到违法犯罪的边缘。
3
平台和主播互相猜忌、排挤
直播带货之间的内卷,不止停留于主播之间,电商平台和主播也在明争暗斗。
大家都知道,在电商内卷之下,平台的利润越来越集中,而商家的利润越来越低。根源就在于,平台掌握了流量的分配权。所有商家想要获得流量,都必须向平台缴纳流量税。
可像李佳琦、薇娅这样的超级主播的出现,打破了平台对流量的绝对控制权。像淘宝,李佳琦和薇娅一开播,就能吸走整个淘宝平台上千万的流量。
这些流量原本应该由阿里巴巴来卖给商家的。可现在,这些流量被李佳琦和薇娅掌握了,商家可以不再找平台买流量,而可以找超级主播带货。
因为淘宝拥有10亿级别的活跃用户,培育出一两个超级主播,用来促进整个淘宝系商家利用直播,增加平台交易活跃度,总体还是利大于弊的。
但快手平台就不同了,几乎走进了超级主播的死胡同之中。
快手电商呈现出明显的家族化特征,其中散打哥家族、二驴家族以及辛巴家族,在快手平台上呼风唤雨,对整个快手电商生态形成巨大的号召力。
尤其是辛巴家族,一再和快手平台产生激烈矛盾。快手想要扶持更多的素人主播,来削弱平台的家族化现象,但这些家族电商树大根深,让快手平台短期内难以切割,几乎形成了一颗毒瘤。
但当平台下定决心要“削藩”时,留给主播的好日子也就不多了。
在这场平台和主播之间的内卷战争中,主播想要反攻,几乎没有翻盘希望。
4
主播反内卷的突围之战
对超级主播而言,多平台发展,几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今年年初,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我就看到了李佳琦的公众号广告。我点开一看,纯带货种草内容,但篇篇十万+。李佳琦将自己的公众号做到百万粉大号,仅耗时一个月时间。
当然,这里面少不了金钱的驱动。
押注单一平台,势必受平台所限。为什么辛巴被快手平台限流之后,就再难重回巅峰?不就是因为辛巴寄生于快手太深了吗?
而公众号作为经营私域流量的超级平台,对任何一个网红主播而言,都是不二之选。而今,公众号和视频号的打通,也让微信生态的直播带货变得更加容易。
将平台流量,转化为自有的私域流量,是主播对抗平台的必经之路。
此外,当流量变现的天花板日渐显现时,超级主播也开始将眼光投向资本市场。其实,最先利用自身的网红影响力踏足资本市场的是辛巴。
在2020年,辛巴斥资4.3亿元入股ST起步,连拉4个涨停板。但如今一年多过去,辛巴跌落神坛,他入股的ST起步市值也一路下跌,亏损8000万,割肉立场。
辛巴的资本之路,高调入场,却以巨亏惨淡收场。但辛巴在资本市场的尝试,对头部主播而言,仍然是有益的。
今年6月,就有媒体曝出,李佳琦背后的美腕公司和薇娅背后的谦寻文化正谋求赴美上市。
若能登陆资本市场,对头部主播而言,也能算是资本上岸。当流量见顶,已经难以突破时,资本突围则成为头部主播的新方向。
可对腰尾部主播而言,在这场残酷的存量内卷之中,仍然举步维艰。
注:文/ZAKER,文章来源:ZAKER,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