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饿了么重器 美团外卖重局?

罗宾 王孟媛 2021/02/02 11:55

1月22日,饿了么投资了送餐机器人企业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由约218.34万元人民币增加至约234.78万元人民币,增幅为7.53%。

此外,企查查股权穿透图显示,饿了么经营主体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为擎朗智能科技的第五大股东,持股7%。

为何聚焦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饿了么,要去投资一个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科技公司?

饿了么“重器”

作为阿里生态圈内的本地生活平台企业,饿了么的发展充满想象空间,但似乎也充满了内部挑战。

早在2017年10月,饿了么就推出了全国首个智能外卖机器人“万小饿”,该外卖机器人以智能送餐服务,代替外卖小哥完成办公楼内的“最后一公里”。

“万小饿”可以根据送餐目的地自主规划其配送路线,以适应楼内错综复杂的环境。

然而,“万小饿”仅针对楼内及特定场景的末端配送,建立广泛的推广应用仍有困难。

而在空中配送,饿了么也一直寻求突破。

2017年9月,饿了么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随后在2018年5月,饿了么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获准开辟,而此时投入商业运营的无人机只能承担主干线的配送,终端配送依旧由人工完成。

首批无人机航线的启用,加快了即时配送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化。

但是在阿里巴巴生态圈内,即时物流市场还有菜鸟直送(菜鸟点我达,并且承担部分饿了么即时物流业务),以及服务民生物流的菜鸟裹裹平台,这些都在不同业务层与饿了么蜂鸟配送形成业务重叠。

或许因此,饿了么似乎被局限于无人机、无人车器物的革新和布局,但顶层的设计突围颇具似乎较为困难。

美团“重局”

相比饿了么在阿里巴巴发展的内部挑战,美团外卖在智能生活物流市场似乎显得进退弹性空间更大。

早在2016年10月,美团就开始着手研发特定场景下的无人车配送。随后在2018年,美团开始内部测试其无人车,并在多个地区尝试无人配送。

美团无人车真正投入运营的是时间是在2020年2月,在北京顺义地区,通过美团买菜用户提供无人配送服务,完成订单数超过1万单。

美团除了在无人车领域抢先布局,在无人机领域,美团也不甘示弱。企查查数据显示,美团关联公司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条专利信息,其中包括多条“无人机”相关专利。

从无人车到无人机,美团无人配送涵盖“天网”与“地网”,二者共同推动美团无人配送的实现。

目前,美团也在加快了无人配送的创新应用推进,应用场景也日趋多样化。美团关联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条商标信息,其中包括“美团校园无人配送”等相关商标。

美团选择校园作为其无人配送的切入点,主要是因为学生对配送费更为敏感,而无人配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配送费高的问题。

早在2020年8月,美团外卖宣布日单量突破4000万,在外卖市场处于领先位置,美团外卖的发展或许不只是外卖本身,不是无人车无人机器物的突破,而是美团介入社交电商、单车出行等高频民生服务,这些制造了美团外卖发展更大的局。

劫后重启?

2021年一开年,饿了么接连被曝丑闻,前有骑手猝死,后有骑手自焚。

目前依赖人力扩张的即时配送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高、外卖员人身安全难以保障等。

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企业,饿了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或许更应在数字赋能,科技引领作为,经历过年初的几次事故,饿了么是否重启?在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上开展更多布局?

美团外卖作为饿了么的强劲对手已表示:最晚3-5年会让无人配送发展到规模化应用阶段。

然而,无人配送的大规模落地,需要两个大的背景支撑,一是5G社会带来的物联网时代,二是新基建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这主要是因为无人配送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来保障其畅通。

注:文/罗宾 王孟媛,文章来源:掌链,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掌链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