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当冬季疫情防控形势紧张,线下餐饮再次面临挑战时,资本市场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反馈。
过去一个月,在香港上市的三家餐饮连锁企业,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股价相继达到上市以来新高。时间线拉长至过去一年的话,即使遭受2020年疫情影响,海底捞股价增长169%,呷哺呷哺增长289%,九毛九增长284%。海底捞市值达到3553亿港元,市盈率将近700倍。
过去一年股价最高涨幅 | 最新市值(港元) | 市盈率(TTM) | 市销率(TTM) | |
海底捞 | 169% | 3651亿 | 692 | 14.83 |
呷哺呷哺 | 289% | 185亿 | 亏损 | 3.53 |
九毛九 | 284% | 400亿 | 亏损 | 16.67 |
(截至2021年1月27日)
“整个二级市场对具有标准化供应链的餐饮企业也都给出了很高的溢价,因为大家相信中国也一定会出自己的百胜。”五源资本投资副总裁周晓对亿邦动力表示。
支撑餐饮企业市值增长的,是背后食材供应链的工业化发展。当餐厅里的一盘菜,跟超市里的一双袜子一样,从原料、加工、装盘(包装),到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能够始终保持高效供应和稳定品质,那餐饮业的规模化扩张就不再是难题。
二级市场最具代表性的食材供应链公司有:在香港上市的颐海国际,在上交所上市的安井食品,刚刚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的盖世食品,以及正在申请创业板上市的千味央厨。无论从市值还是从业绩数据来看,这些公司都有可观的增长。
颐海国际、安井食品市值创新高
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和火锅料制品供应商安井食品有一个相同的大客户——海底捞,所不同的是颐海国际原本就是从海底捞体系分拆成立的,海底捞是其最大的客户,而安井食品的大客户还有呷哺呷哺、彤德莱、永和大王、杨国福麻辣烫。
从过去一年的股价表现可见,颐海国际经历了上涨及调整,在2021年1月26日达到了历史新高148.6港元,总市值超过1400亿港元;安井食品股价则基本稳定上涨,在2021年1月27日达到了历史新高249.53元,总市值560.41亿元。
支撑两家股价增长的是其稳定增长的业绩。下面分别来看。
颐海国际
颐海国际的产品包括火锅调味料、中式复合调味料、方便速食,其2020年中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拥有51款火鍋調味料产品,43款中式复合調味料产品,22款方便速食产品。
颐海国际的客户分为关联方和第三方,关联方指海底捞及蜀海供应链公司,第三方为经销商、电商等。
从2017年到2019年,颐海国际营业收入分别为16.46亿元、26.81亿元、42.82亿元,每年增长率超过50%;净利润分别为2.61亿元、5.18亿元、7.19亿元。
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上半年关联方贡献营收4.99亿,同比下降了近30%。但是来自第三方的收入增长明显,其中,向经销商销售的收入增长91.7%,电商渠道收入增长35.4%。分品类看,第三方收入中火锅调味料同比增长89.3%,中式复合调味料同比增长52.7%,方便速食品同比增长92.4%。
2020年下半年,受益于海底捞老店的营业恢复正常以及新店开业,颐海国际的收入和利润预期将继续增长。中金发布日前发布研报称,预计颐海2020年收入同比增26%,其中全年关联方、第三方收入分别同比-13.5%、+50%;预计公司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2%至9.5亿元。
安井食品
安井食品的产品包括面米制品、肉制品、鱼糜制品、菜肴制品。包括:爆汁小鱼丸、Q鱼板、鱼豆腐等速冻鱼糜制品;霞迷饺、撒尿肉丸、亲亲肠等速冻肉制品;手抓饼、牛奶馒头、核桃包、红糖馒头、红糖发糕等速冻面米制品;千夜豆腐、蛋饺等速冻菜肴制品,共有速冻食品300多个品种。
与颐海国际相比,安井食品的销售渠道更加多样化和分散化。安井食品的销售策略是“餐饮流通渠道为主,商超电商渠道为辅”,销售模式分为四种:经销模式、商超模式、特通模式和电商模式。
其中经销渠道的产品大多流向了餐饮企业,而特通模式有呷哺呷哺、海底捞、彤德莱、永和大王、杨国福麻辣烫等在内的餐饮客户,以及良品铺子、瑞松食品、东江清水食品等休闲食品客户。
从2017年至2019年,安井食品营业收入分别为34.84亿元、42.59亿元、52.67亿元,年增长率超过20%,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2.07亿元、3.73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
2020年的疫情对安井食品业绩并未造成太大影响,其上半年营收28.5亿元,同比增加22%,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加57.4%。
太平洋证券研报预计,安井食品2020~2022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7.24%、22.00%、2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3.76%、49.00%、33.59%。
盖世食品、千味央厨走向资本市场
更多食材供应链企业正在走向资本市场。
1月12日,盖世食品在新三板精选层成功挂牌。开盘不久即因涨幅超过30%而临时停牌10分钟,诞生了精选层历史上第一个临停,其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超过58%。至1月27日盘中,盖世食品股价最高达到9.19元,短短半个月较最初发行价3.48元已增长164%。
盖世食品的产品为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即食开胃凉菜,客户包括海底捞、安井食品、喜家德水饺、日本兼贞食品株式会社等餐饮企业。其公开发行书数据显示,2018年以后,海底捞的营收占比持续保持在20%以上,为公司的第一客户。
财报显示,2017-2019年,盖世食品营业收入分别为1.36亿元、1.90亿元和2.30亿元,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净利润分别为710.1万元、1968.3万元和3093.3万元,盈利势头良好。
千味央厨则已经在2020年7月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11月6日,证监会已向其提出反馈意见。
千味央厨主要产品为速冻面米制品,如葱油花卷、奶香馒头、奶黄包、豆沙包、猪肉包、香菇素菜包等基础面点外,还有安心油条、芝麻球等,产品SKU超过300个,客户为为餐饮、酒店、团体食堂等。
招股书显示,千味央厨2019年前五大客户包括必胜上海(百胜中国子公司)、华莱士、佛山麦点(九毛九子公司)、东莞补给舰供应链(真功夫子公司)和永和大王,合计收入占比达到36.1%。
千味央厨2017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3亿元、7.01亿元、8.89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分别为18.18%、26.8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7亿元、0.59亿元、0.74亿元,增速分别为26.03%、26.32%。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末,千味央厨曾获得亿元融资,京东为领投方,绝味食品跟投,两家共出资1亿元,获得千味央厨约10%股权,千味央厨当时的估值约10亿元。同时,京东与千味央厨将主要围绕“京东到家”、“7Fresh”、“新通路业务”、“供应链”等方面展开合作。
食材供应链改变餐饮成本利润结构
除了上述已经上市或者准备上市的公司,在食材供应链领域的代表性公司还有蜀海供应链、美菜等。
国内同类企业共同相仿学习的目标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及相关产品分销商、美国食材供应链巨头Sysco。2020财年,Sysco为超过625000个客户提供产品和相关服务,包括餐厅、医疗和教育设施、住宿设施和其他餐饮服务客户,年收入为528.9亿美元,上一财年未受疫情影响收入超过600亿美元。
这些企业快速发展并被资本市场看好,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曾经经历过的城镇化、工业化历程正在中国发生。
信达证券关于安井食品的研报中提到,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消费者对营养方便的速冻食品的需求将会越发旺盛。
同时,餐饮运营成本提升、外卖的爆发推动了速冻预制半成品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选择速冻预制半成品来替代部分人工和租金,外卖餐饮店要求便捷性,尽量缩短备餐时间,决定了外卖餐饮店急需快速响应的食材供应商。
食材供应链企业的发展壮大,会带动餐饮行业成本利润结构的改变。
从成本角度看,餐饮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采用供应商的半成品和预制品,意味着餐饮企业可以减少餐厅后厨面积、减少厨师配备。从利润角度,标准的食材供应意味着稳定的口味和品质,规模化扩张不再是难题。
面向B端、工业化生产的“中央厨房”是未来的趋势所在。“从投资逻辑来看,正在进入工业化和标准化阶段的行业都潜藏着巨大的机,餐饮处于这样的阶段。”周晓说。
注:文/张睿(rachael77),关注产业互联网模式及技术创新,欢迎交流!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