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黑白相间的可爱小车,穿梭在商圈的人流中,边躲避行人、边叫卖着,“现做奶茶,扫码就能买。” 路过的人就算不下单,也会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
这就是林锫森第二次创业的产品—— 优时小车,是一台自动驾驶小型售货车。2017年底,关掉了美国的外卖平台项目,林锫森回国创业,2018年初成立了优时科技。
公司账上只剩10万元;半年见过200多位投资人依然拿不到确定的投资意向……去年夏天,团队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却迎来了转机。一次意外的活动现场售卖合作,让团队终于找到了商业化方向,从无人配送小车转做无人售货小车。
截至今年12月,优时小车已服务50多家商场,100多个品牌,每台小车每月为线下门店带来一两万元的额外收入。
成立了两年半的时间内,优时科技已经完成了3轮融资,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12月的A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机构是Kuroneko Innovation Fund(由Global Brain运营)、索道投资、英诺天使基金、驰星创投、PNP中国、复辉投资。
注:林锫森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掉轮子的小车,拿下种子轮融资
2019的资本寒冬,北京的冬天异常的冷。见完投资人回家的路上,虽然林锫森已经裹紧了衣服,但是依旧感觉刺骨的寒意。他忘了这是他见的第几个投资人,但是仍未融到天使轮,公司随时可能解散。
公司成立一年多,种子轮融到的资金已所剩不多。可是当时资本寒冬的影响已经开始扩大,机构也开始珍惜弹药。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林锫森先后见了200多位投资人,仍然一无所获。
转眼已到了夏天,公司账上的资金只剩10万不到,创始团队大半年没拿薪水。林锫森至今还记得那段煎熬的时光,每天睡前都要说服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想到公司现状,焦虑又涌上了心头。在辗转反侧中睡去,早上醒来又要开始紧衣缩食的一天。
这是林锫森的第二次创业,做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产品是一个像探月机器人一样的可爱小车。
他这次的创业想法来自之前的创业项目。2014年,在伦敦帝国理工大学提前一年修完学分后,林锫森跑去旧金山创业。他没有选择所学的电子工程行业,而是选择做外卖平台。
这是一个有点像Uber的外卖平台。司机空闲时可以在软件上接单,配送完成后有收益,服务范围是方圆一公里。
虽然当时外卖行业还没现在火爆,但是林锫森入场已晚。美国一些头部外卖平台大多成立于2012年前后,2014年资金已经开始向头部玩家集中,烧自己的钱肯定玩不过别人大规模的融资。
坚持两年半,虽然平台已积累了超30,000用户、300多家线下门店、以及2,000+配送人员,林锫森看到头部外卖平台已成寡头形势,机会也已然不是自己的了,果断放弃这个项目。
初次创业虽不算成功,但让林锫森了解到了两个创业要点。“第一,要选处于行业发展的早期。第二,融资真的很重要。”
做外卖平台让林锫森深感美国人工配送的昂贵,所以二次创业,他考虑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机器人就是低速自动驾驶小车,林锫森大学学的正是相关专业,这样起步会更容易。
“在当时,我看到更大的机会在国内,因为国内的人口密集度比较高,低速智能驾驶市场几乎也是一片空白。”2017年底,林锫森回国,次年的年初成立优时科技。
团队创立之初成员很简单,只有三人。比团队更简单的是产品,木板做的车体,里面满满都是错乱的电线,六个轮子直接连着电机,走路晃晃悠悠。
初代产品虽简单,但因为踩准了行业早期的红利,让林锫森团队有了融资的机会。
“小车在行驶过程中,一个轮子突然掉落。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螺丝刀把轮子拧了回去,小车继续接着跑。”林锫森尴尬,投资人却被逗笑。
林锫森当时以为投资人肯定不投了,但意想不到的是,此投资机构竟然领投了种子轮。2018年6月,林锫森就这样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数百万元的种子轮投资。
硬磕算法
早上起来,林锫森就收到了投资款到账的短信。他兴高采烈地截了图,连忙发给两个合伙人。公司成立两个月就拿到了种子轮融资,林锫森感觉未来无限美好。
投资方的理由是看好林锫森团队的能力和技术,他们能让小车的成本降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自动驾驶小车最重要的是导航技术,行业主流是使用多线激光雷达,林锫森团队却选择了比较难嗑、但具有成本优势的视觉方式。
激光雷达的优势是可以自主发光,低亮度场景中也能保持好的效果,算法处理也比较简单。相比之下,视觉导航必须有一套很强的算法,精确处理强、弱光变换情况下的视觉数据。激光导航虽方便,但是太贵,装载激光导航的自动驾驶小车成本约10万到40万。
林锫森团队选择硬磕算法,这也是他们团队最大的优势。林锫森在大学就开发过基于视觉边缘轮廓算法,COO黄海琴和CTO蒋博都有多年的计算机视觉开发经验。
“我们通过自研算法提取三维的线条轮廓信息,在弱光条件下,机器可根据轮廓和线条导航。"到2018年9月,第二代小车完成时,成本已控制在万元以下。
相较第一代小车的简陋,第二点小车像完成了超进化。能负载50公斤,10小时续航;能完成45度爬坡,跨越10cm台阶。外形也憨憨的,很可爱,像科幻电影里的无人车形象。
产品成熟后,林锫森想终于可以商业化了。他们想用小车做食品生鲜的无人配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时,国内外卖行业光速发展,交易额达百亿级,仿佛参与其中就能一飞冲天。林锫森想和外卖平台合作,虽然外卖平台表示很感兴趣,但是各种障碍把林锫森和他的小车挡在了门外。
“自动驾驶小车配送需要进入小区,穿过小区门禁、建筑大门、电梯等阻碍,最后才能抵达用户面前。”他发现,如果要打通这个路线,需要开放道路的使用权,还要连接门禁和梯控系统,需要与多方部门配合协商。这个难度已经超出了初创公司的想象空间,几乎没人能做到。
商业化之路遇堵。林锫森团队后来选择和日韩几家外卖平台合作,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来盈利。但是这样的合作收入微薄,解决不了公司现金流的根本问题。
与此同时,2019年资本市场进入了寒冬,融资已没有那么容易了。
开启副业,迎来转机
林锫森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想到办法,让团队在资本寒冬中活下去。
“当时无人配送无法大规模起量,导致我们突然有很多时间”。于是林锫森团队开始想办法,希望通过小车赚点生活费让公司活下去。
2019年的夏天非常炎热,北京五棵松附近要举办一个车展,林锫森团队就想到可以让小车进车展卖点饮料。在和车展主办方聊过后,对方觉得很有意思,很快给了他们授权。
因为时间紧迫,林锫森团队赶忙对小车进行改造,把小车内部隔成16个格子,每个格子可以放一瓶饮料。同时他们还做了一款简易版的小程序,只有选格子和付款功能。顾客扫码选择格子,付款后就可以打开格子取出饮料。
车展当天,虽然大家干的热火朝天,但是心里都没底,饮料能卖出去么?
让林锫森团队出乎意料的是,无人小车的出现很快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大家纷纷围上来买饮料。
“一小时内卖出了40瓶,把我们震惊了。”林锫森回忆,那是公司成立一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产品有了人气。
这次的“副业”尝试,开启了一个新的无人车应用场景,却也将彻底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让公司在不久之后走出困境。
团队把小车卖饮料的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很快,一家坐落在银座Mall的网红奶茶店“本宫的茶”找到了优时说,“看到你们小车能卖饮料,能不能也帮我们卖奶茶?”
虽然觉得对方脑洞很大,但是林锫森还是决定试试。团队又对小车进行了调整,做成了9宫格,让每个格子都能容得下最大杯的奶茶。
“现做奶茶、爆米花,扫码就能买。” 小车在测试当天,边走边清脆地“喊”道。没过多久,一车奶茶卖光了,爆米花剩了2个。
有了新场景突破的优时团队, 很快在2019年8月获得了英诺天使和驰星创投完成的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从资本寒冬中活了过来。
“以前我们想通过小车去解决配送痛点,但是不知道这个点是否足够痛,以致让自己公司都快活不下去了。后来,我们让小车去解决自己的痛点,发现很多人和我们有相同的痛点- 赚钱活下去。这让我们找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痛点和更大的市场。”
后来,优时小车被越来越多的商场和商家了解到,合作的客户也越来越多。比如,快乐柠檬、鹿角巷等品牌,以及大悦城、天街、华联等购物商场。
为了顾客有更好的体验,团队不断升级小车的软硬件,储物箱新增制冷和制热功能。同时为了减少商家工作量,团队不断优化后台操作系统,只需要一个店员,就能运营小车。
国内疫情在4月之后渐好,优时小车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截至12月,优时小车签下了50多个商场、商圈、步行街,与100多个品牌合作。同时,优时又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有的店铺位置并不好,优时小车可以打破位置局限,让品牌的售卖范围不仅限于店面,这样获客能力就能提高不少。”在复盘时,林锫森这样总结优时小车受欢迎的原因。
注:文/林森森,文章来源:铅笔道,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铅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