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拿下2020产业互联网千峰奖,酷特智能到底凭什么?
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何其能前瞻性预测到未来的巨大风口并顺应转型而且成功?其C2M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具体是怎样的?如今的酷特智能能为行业和其他企业带来哪些新的价值贡献?未来其要打造一个怎样的C2M定制品牌,构建一个怎样的C2M产业互联网生态?通过解析酷特智能,为各行业企业转型产业互联网,提供可参考方法论。
为什么酷特智能可以完成智能化转型?
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
酷特智能的前身是创立于1995年的青岛红领集团,上世纪九十年代,请明星代言、为奥运健儿定制出场服等做法,让红领集团烙上了时尚和创新的印记,一路高速发展。然而随后行业供给的变化,红领集团频频苦于库存压力,毛利润不断下降。
如何解决传统制造业库存积压的通病,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红领集团创始人张代理,在其女儿、刚刚从父亲手中接任酷特智能董事长的张蕴蓝描述中,父亲张代理很羡慕意大利的那些传统高端定制品牌,没有库存积压问题,利润率又高。然而这种高端定制很难实现工业化量产,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会降低效率,所以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然而从2003年开始,一个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的想法在红领一把手张代理脑海里不断酝酿、发酵。在媒体访问中,张蕴蓝描述,在现实众人的反对声中,父亲张代理不仅没有将这一想法抛之脑后,反而更加坚定地认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未来的风口和希望。之后,他找回在外企工作的自己帮忙,一起探索如何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对管理进行改革,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
全面转型的先决条件是高层和所有员工思维的转型。据张蕴蓝介绍,为了让公司员工真正改变观念,更好地执行既定战略,完成内部改造。张代理开始"以餐会友",每天约公司中高层管理者一起吃早饭,灌输他的改革理念。结果'早餐会'吃了半年,7个管理者跑了6个,最后只留下1个人。
在高层和员工转型思维统一后,2007年,酷特智能正式成立,从2007年开始,酷特智能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此后十多年投入数亿元改造生产线。
13年来,酷特智能以3000人工厂为实验室,投入数亿元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通过专注实践"互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C2M商业模式,酷特智能不仅实现了经营收入连续七年高速增长,而且与转型前的传统模式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25%,成本下降了50%以上,利润增长了20%以上,完成了从传统的成衣工厂到数据驱动生产全流程,以工业化手段、效率及成本制造个性化产品的智能工厂的转型。
目前,酷特智能工厂已经实现了在线量体、电脑打版、智能断料与裁剪、流水缝制和自动配套。酷特智能拥有自主研发的量体工具和量体方法专利,采用手机拍照智能量体,可在7秒内完成人体19个部位22项尺寸的数据自动采集,解决与生产系统自动智能化对接、转化的难题。
同时,采集的数据直接上传到生产端的版型数据库,会驱动系统内数据的同步变化,能够满足99.99%体型特征的定制,覆盖用户个性化设计需求,实现一人一版。
电脑生成版型后,智能终端将根据版型数据自动进行断料,面料经自动吊挂机被传送至智能裁床自动裁剪。裁剪好的衣片再次启程,被传送至生产线上的不同工位,进行流水缝制。最终,经过质检后的成衣将自动配套,被送往物流小哥手中,寄给客户。
机器设备还是原来的机器设备,工人还是原来的工人,技能还是原来的技能,但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后,整个工厂就可以像一台大型的3D打印机一样,大批量、快速、低成本地生产出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这就是酷特智能所呈现的工业4.0的效果。
为什么C2M模式核心要订单驱动?
事实上,酷特智能能够完成智能化改造,跟其始终围绕C2M个性化定制的业务模式分不开。在酷特智能的上市招股书中,其这样描述自己的C2M模式:公司的核心经营模式是"由订单驱动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由订单驱动生产,是指企业先从客户处接受订单,再安排生产,以销定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工业化方式大规模地生产出满足客户不同诉求(如尺寸、价位、面料、版型、风格、工艺等)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简单来说,酷特智能C2M模式就是C端消费者需求直达M端服装制造工厂,即"先订后做""卖了再做"。这种模式使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供应和响应效率。
酷特智能通过独创的"三点一线"量体法可实现标准化、数据化量体;通过建立的版型、款式、工艺、BOM四大数据库,可以满足99.99%的人体个性化定制需求;通过面料、裁剪、缝制、熨烫、质检、仓库、发货等多个流程可实现智能化、高效化,从用户下单到工厂发货仅需7个工作日。
在酷特智能的服装定制工厂里,虽然流水线上生产着众多服装,但这些服装的款式、面料、风格、尺寸等细节各不相同,它们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电子磁卡身份证,里面记录了衣服的所有数据。而在每个工位的工人面前,都有一个小屏幕,这是一个显示终端,磁卡一刷,个性化定制的数据便会一目了然。正是通过这种数据驱动的方式,酷特智能打破了工业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悖论,实现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目标,真正做到了"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个性化产品。
深度观察可以发现,传统的服装企业用流水线生产同质化产品,而酷特智能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用数据来驱动流水线,制造个性化产品。酷特智能的工厂车间从表面看跟传统工厂没有区别,还是那些工人和设备,但最大的不同就是隐藏在各个环节过程中的数据流,数据流支撑了整个工厂的个性化定制。
图片来源于酷特智能上市招股书
也就是说,酷特智能的C2M模式核心在于C和M两端。C端,通过各类渠道和平台汇集用户的个性化订单数据,在M工厂端,从断料、裁剪、缝制、排产、制造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而这其中的关键链接点,就是酷特智能花费近十年时间,经历了三破三立,搭建的用户在线自主设计、实时下单,个体直接面向制造商的C2M个性化定制平台,组成了可以自动匹配百万亿种款式的大数据库。
在酷特智能这个模式里,庞大的数据库就是模式的生命线,其驱动着平台流水线,制造个性化产品,最终完成数据驱动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落地实践。
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C2M生产模式下,酷特智能形成了包括个性化定制ODM、个性化定制 OBM、个性化定制职业装三种销售模式。对于境内外的B端客户,公司以贴牌方式进行生产;对于境内的C端客户以及职业装团体订单客户,公司以自有品牌进行生产销售。
图片来源于酷特智能上市招股书
作为国内服饰行业最早探索C2M规模化智能定制的企业,酷特智能已成为大多数企业转型参考和学习的对象,而其所倡导的C2M智能化定制模式也成为目前服饰行业转型的热门方向,因为C2M产业互联网模式,对客户而言,由于去除了渠道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他们不仅可以得到更高性价比的定制产品和服务,而且也无需再分摊企业成本,获利更多。对企业而言,"客户先付款,企业后生产"的模式,使得企业生产的每一件服装都已提前销售,一下解决了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库存问题",没有资金和货品积压,运营简单,风险更低。
事实上,目前除了酷特智能,已有包括雅戈尔、报喜鸟、乔治白、大杨创世、希努尔等老牌服饰上市公司都已在探索C2M,然而跟上述企业相比,酷特智能已经完全转型为C2M定制化业务,而且其产品交付期限最短。
图片来源于酷特智能招股书
为什么还要在范式上持续创新?
"中国的制造业不缺机器设备,也不缺工人,工人也不缺技能,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把工业大数据真正应用好,那么传统企业不需要巨大迭代,就能实现升级改造,实现3D打印的效果。"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张蕴蓝如此表示。
2013年,酷特智能把C2M确定为企业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一个"输出方法,赋能其他制造商"的宏大想法破土而出。于是,酷特智能将转型经验总结成一套转型创新解决方案——SDE数据工程,并对外输出,帮助更多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零库存、高利润、低成本、高周转"的运营能力。
如今,酷特智能已经是全球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供应商,帮助全国纺织服装、机械、装备、仪器、设备等30个行业近100家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咨询、辅导和工程改造,助力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图片来源酷特智能官网
以乳品行业企业JINHE为例,酷特智能的转型解决方案,通过快速补货,定制生产,解决了JINHE活菌类短保质期产品的库存积压问题,实现了乳品行业定制化的转型和升级。
同时,酷特智能也基于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建立了定制创业平台,在该平台上新创立的国内外中小企业数千家,形成了以用户为核心的定制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了行业定制产业体系的发展。
"尽管我们只是一个区域性品牌,但我们制造基因强,因此我们打造了一个创业平台",张蕴蓝介绍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有非常专业的研发设计团队和设计软件,可以根据创业者的品牌定位帮忙研发设计并实时呈现效果。"
据了解,酷特智能和全球范围的面料和辅料商都在进行战略合作。因此,在该创业平台上创业者完全不用担心面料、辅料采购问题,只需要卖一单、收一单钱,然后采购一单面料和辅料即可,摆脱库存压力。同时,借助酷特智能发明的一套方法,使得个性化定制量体门槛降低,不懂服装的人只需5个工作日的培训就会学会如何量体。据了解,目前创业平台承载了上千家的创业者,这种模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在推动现代化的流水线和智能化工厂时,酷特智能所输出的不止转型创新解决方案,还有一套全新的企业治理体系——酷特智能企业治理体系。
在个性化服装生产完全靠数据驱动后,企业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与先进生产线的矛盾立刻显现出来,企业的领导化、部门、科层、审批等越来越成为生产和管理的桎梏。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呼唤能与之匹配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
于是,张代理带领酷特智能开启二次转型之路,酷特智能树立了"让治理取代管理"的理念,而这个全新的企业治理体系叫"酷特智能企业治理体系"。
所谓"酷特智能企业治理体系",就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数字化、平台化建设,去领导化、去部门、去科层、去审批、去岗位等举措,使体系中每一个人,都更能反哺完善体系,从而让公司更具生命力。张代理建立这套模式的初衷是为了还原人性、找回初心,实现由人治到自治、从管理到治理。
酷特智能将这套治理体系优化升级为平台化生态化治理体系,企业经营过程和客户需求以数字呈现,形成运营和生产数据,并始终在企业大数据平台上实时流动和呈现。这种平台化、数字化、数据化的改变,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最终形成了完全独立创新的企业平台化生态化治理体系。
而这套颠覆现代企业管理的治理体系,也被众多国内外企业来访者学习。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国内外来访学习的人员达10万人以上,其中不乏华为、阿里巴巴、海尔、联想等企业巨头。
目前,在酷特智能整个业务中,包括转型解决方案和企业治理方案在内的非服饰定制业务已成规模,实现了较大规模盈利,而且连年增长。
图片来源于酷特智能招股书
未来的C2M产业互联网生态战略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而至后,酷特智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口罩机、熔喷布机等生产设备以及原材料的资源整合,从服装快速切入医疗器械版块,在体现企业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检验了产业互联网横向跨界的能力。
这次品类版块跨界尝试,让酷特智能开始着手构建另一个更大的战略——C2M产业互联网生态。
据了解,基于这种C2M产业互联网生态战略,酷特智能已开始低调布局多个行业,比如投入资金研发AI量体技术,实现手机拍照量体;计划组建新媒体矩阵,汇聚私域流量,培育新品类新产品,以实现新品类和消费群体的对接。
也就是说,未来,酷特智能将往C端延展,从一个个成熟品类切入,成熟一个品类,打通一个品类,把制造端、工厂端、消费端完全打通。一边聚集更多品类的C,一边通过转型解决方案聚集更多行业领域的智能化M,从而以酷特智能为链接,形成数个行业领域的C2M产业互联网航母集群。
如果说,过去10多年,酷特智能在智能制造端完成了 "从零到一"的质变。那未来10年,酷特智能将着重于"从制造端的复制"和"消费者端的建设"两方面打造"从一到N"的裂变。
"相对于传统的C2M代表用户—工厂,在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产业链中,C2M代表的则是需求+平台+工厂"。张蕴蓝表示,以上市为新起点,未来,酷特智能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平台的强大赋能,迅速衍生出一个又一个M,并让孵化的更多M通过酷特智能产业互联网平台直接面向C端。所以说,未来的酷特智能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服装企业,而是一个横跨各界,拥有多个品牌、多个M的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同时,由于个性化定制品牌模式将随着5G、物联网和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加速深入用户认知,个性化定制品牌将出现一轮井喷。所以从品牌构建来讲,在C2M产业互联生态战略下,未来酷特智能将不断强化智能化供应链能力,提升服饰个性化定制产能和产品设计研发效率,完善酷特智能渠道建设,提高其C2M自有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力争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品位、高性价比的个性化定制服装产品,使得酷特智能个性化定制产品成为C2M定制领域的标志性品牌。
总而言之,过去13年时间,酷特智能拿3000人工厂当实验室,历经两代企业家的打拼,为中国制造业呈现了一个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企业样板。如今,站在资本舞台上,在新的战略下,酷特智能将形成C2M生态,打造成知名C2M生态品牌,为产业互联网时代塑造一个全新的C2M生态企业集群范本。
可参考方法论
纵观酷特智能,可以看到,其能一步步转型成功,发展到现在,离不开如下几个方法论:
第一,企业能够不断地顺应时代趋势和消费潮流,不断转型升级,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根植在企业创始人和企业家的脑海中,时刻提醒其及时适应大势,调转航向。
第二,一把手的笃定坚持是企业转型成功的前提。企业一把手是否坚定变革的决心非常重要,想要完成变革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这套模式,并且在巨大的阵痛中坚持改进。
"我们在最初尝试改造的那几年也非常难,为了让员工认可这种生产管理模式,先拿出一条生产线试行。试行期间,老生产线业务的收益需要用来补给新生产线,直到新生产线有了收益成熟后,再去催熟其他生产线。前几年基本是不赚钱的,甚至还有亏损。"酷特智能方面介绍。
第三,企业高层和员工的思维、心态的开放与统一,是企业转型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三,产业互联网下,智能化的C2M改造是各个行业领域的趋势,先改造者将成为其中的路由器和价值链,不改造者将逐步被时代和用户淘汰。而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真金白银的投入。
第四,C2M模式与智能化改造是企业二次腾飞的加持器,而不是企业走投无路下的救命稻草。有些人在工厂做不下去时才来寻求帮助,他们寄希望于工厂智能化改造能让企业起死回生,临时抱佛脚的救亡图存是很难的。能够适应C2M这种商业模式并成功转型的前提是企业本身就很强大,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来一步步推动企业生产线的更新。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