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竹柯:探索农商旅融合模式下的农产品品牌发展之路

亿邦动力网 2020/12/03 16:57

【亿邦原创】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智慧三农大会暨2020中国农产品电商品牌峰会,都江堰副市级领导竹柯发表题为《探索农商旅融合模式下的农产品品牌发展之路》的演讲。竹柯表示都江堰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上奋勇前进,始终坚持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科学高效运用共享物流、大数据、云服务等应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都江堰电商模式,打造都江堰互联网品牌IP。

据悉,第五届中国智慧三农大会暨2020中国农产品电商品牌峰会主题为“数字引领农业进化、电商驱动品牌增长”,于11月29日在南京江苏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农村电商供应链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子商会智慧三农专委会联合主办,亿邦动力承办。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竹柯: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2200多年前,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泽被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这颗“天府明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亘古弥新。今天的都江堰,正秉承“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古人智慧,大力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价值转化,已然成为全国最具发展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之一,必将在迭代的发展浪潮中赢得先机、勇立潮头。下面,我就都江堰市积极探索农商旅融合模式下的农产品品牌发展之路作相关介绍。

都江堰市是一座山清水秀的生态之城,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80万。自然环境宜人,全年平均温度为15.2℃;生态环境优越,全市森林覆盖率60%,空气质量优良率年均达93.9%,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空气、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成都平原水源涵养地,一直享有“长寿之乡”“天然氧吧”的美誉。

都江堰市具有45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城史。值得关注的是,全市拥有“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大世界遗产,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三遗之城”,近年来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等众多殊荣。

都江堰市地处于成都半小时交通圈,快铁公交化、高速公路、旅游快速通道实现与成都主城区同城化发展,“三高五快五轨一机场三枢纽”的立体交通体系让都江堰加速融入成都、加快走向世界。

2019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6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8亿元,位居国内同类旅游城市前列。2020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53.44万人次,同比增长29.32%,过夜游游客为6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20%。

在电商产业发展定位方面。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贯彻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始终把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加大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探索出“农商旅”融合的电商产业发展模式,构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2019年,都江堰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成效明显的地方”激励县,并纳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2019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75亿元,同比增长47%,网商数量(含企业、个人)达20038个。

在电商新业态转型升级方面。“农、商、旅、文、会”是都江堰市的优势产业,在深耕电商经济的过程中,我市依托自身优势,创新拓展网销路径,积极助力企业和商家转型升级。2020年,先后举办“都江堰线上春苔会”“春暖花开出游季”“拼多多都江堰城市营销大联播”“都江堰啤酒美食节”等多场大型线上活动,参与商家超过500余家、实物+虚拟商品上线数达千余款。市领导、本土文化大咖、商业代表等均成为网络达人。通过直播、短视频、软文等方式,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的将我市的历史文化、城市资源、特色农产品等进行推介,电子商务协同农旅产业多元叠加、聚效成势的新发展格局初步呈现。

在电商人才体系支撑方面。我市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强电商人才服务保障,建立都江堰市电子商务学院,搭建四川省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构建互联网及电商人才“产、学、研、用、金、创”生态系统,并确定7大电商发展主题,包括“电商职业经理人、都江堰产品馆、农村电商服务与培训站点、农村电商商务生态培训体系、人才大数据平台、众智电商精品课、从智人才培训平台”,以人才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实现了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都江堰地方经济增长。

在电商融合发展方面。依托都江堰市旅游产业优势,创新拓展电商销售路径,引导新的消费理念,打造互联网+消费新场景。截止2020年6月底在我市电商平台注册的旅行社已发展至153家,打造了“大青城·鲜生活”“青城八百里”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10家,瞄准每年近3000万游客消费群体购物需求,整合了丰富的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及旅游上下游资源,打造“一站式”农商旅融合的电商营销体系,以庞大的游客流、信息流、商流带动全市电商企业发展。

近年来,都江堰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按照“农业固本强基、产业跨界融合、全域绿色生态”的发展思路,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形成了以10万亩猕猴桃为主导产业,以蔬菜、川芎、粮油、茶叶、冷水鱼、笋用竹、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为特色产业,以休闲农业为优势产业的都市现代农业“三大”产业体系和绿色生态供给体系。

截至2020年10月,都江堰市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注册总数量达10070个,先后获评“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中国川芎之乡”“中国厚朴之乡”“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猕猴桃)”“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多项殊荣。有“大青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都江堰猕猴桃”“都江堰川芎”“都江堰厚朴”“都江堰茶叶”“都江堰方竹笋”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都江堰市就是国际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区域之一,也是全国最早人工栽培猕猴桃的地区之一。猕猴桃产业作为都江堰市农业支柱产业,建设种植基地10万亩,年产量18.6万吨,品牌价值19.26亿元,已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都江堰猕猴桃通过三代人的努力,亲历并实践了中国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四十年,其中一项种植技术“徒长枝结果技术”,使猕猴桃的亩产量翻了10倍,改变了当时整个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结构。2007年,“都江堰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先后荣获“2008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推荐果品、“2015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强”、“2016年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2016年全国果菜产业十佳质量信誉地标品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已连续2年实现出口欧盟、东盟、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并直供香港。

都江堰不仅是茶文化发祥地,西茶马古道起始地,更是成都市三大茶叶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多、质量上乘,茶叶色泽青而微绿,茶叶温润耐泡,唐、宋、元、明、清等时期被列为贡茶。全市基地面积3万亩,年产鲜叶产量1.2万余吨,干茶产量3000余吨。现有青城茶叶、茗门良匠、贡品堂、洞清茶叶、程氏茶叶、茅亭茶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和“青城道茶”“青城贡品堂”“松韵”“茜眉”“龙池竹尖”“李冰茶”等知名茶叶品牌。每年举办的“大青城三月三采茶节”,同步采用线上直播和销售模式,已成为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平台,有力助推农民持续增收。全市现有省著名商标1件,成都市著名商标4件、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2件,2个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四川省和成都市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2016年7月,“都江堰茶叶”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都江堰市现有竹林面积9.46万亩,其中笋用竹基地7.59万亩,方竹、雷竹属都江堰优良乡土竹种,生长于生态环境极佳的沿山区乡镇,因发笋早、笋期长、笋肉细腻、质地脆嫩、口感好、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2016年,“都江堰方竹笋”被农业部列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都江堰方竹笋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当年,我市正整合区域内种植基地、加工能力、销售网络等资源,全面开发竹产业综合功能,深化网络营销电子平台,大力挖掘笋用竹潜能,不断推动笋用竹商品化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的都江堰,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上奋勇前进,我们始终坚持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科学高效运用共享物流、大数据、云服务等应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都江堰电商模式,打造都江堰互联网品牌IP,逐步构建普惠共享、产业融合的电商生态圈和新型流量港口城市。我们诚挚邀请各位朋友走进都江堰,深入了解都江堰;期待与大家携手共建美好未来,共同探索更加开放、先进、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