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在数字化转型中谋创变 挖掘数据价值是关键

黄依婷 2020/08/05 14:42

“让数据产生价值”这句话,你一定听到过很多遍,因为这已是现代企业提升管理效率的常见口号。数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赋予了它新的定义——“数据资产”,用以表明:数据和实物一样都是资产,推动数字化转型,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然而,如何真正发挥数据的作用,却是很多企业的痛点。尤其是疫情笼罩的上半年,企业面临经济下滑,又不得不面对远程办公等重重挑战。网信办、国务院、发改委频繁出台文件,多次提及“数字化转型”、“加速产业数字化”,聚集于产业内部的数据流转,商业智能BI发挥着关键作用。

BI可以触达企业的每一个业务末梢,以数据为抓手全面支撑企业的产品、服务、员工、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升级。BI好比是“管家”,能自动整合、联结数据,并有逻辑地呈现。它帮助“人”从繁杂的数据处理劳力中解脱,而得以发挥更大价值。

2020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与突发疫情构成了双重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将变数化为机遇,需要坚定不移地借助数字化手段来创新求变,也需要BI应用在变局中深化场景,帮助企业创造数据价值。

近日,亿欧有幸采访了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杨扬,试图探究:在变局中,BI要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数据价值?帆软是如何超越IBM、Oracle等国际软件巨头,连续3年占据IDC认证的中国BI市场占有率第一?帆软的BI产品服务了11000余家客户,又有何独到之处?

数字化变局:从“粗放经营”到“精细化管理”

时光倒回10年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粗放增长”,企业日新月异,分享不断变大的经济“蛋糕”。商业智能此时尚且“小荷才露尖尖角”,它以“报表工具”的形式,迎合着企业迫切的数字化表格制作需求。

那时企业的痛点,主要在于两点:复杂表样的处理、跨系统取数。传统EXCEL等工具在跨系统取数和报表流转分享的过程中,表现出繁杂、卡顿,效率极其低下等缺点,从而造成时间、人力的浪费。而报表工具的出现,如同赋予了原本是赤膊上阵的企业以“兵器”,让他们借助统一的软件平台,就可制作出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这类表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展现。

以帆软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产厂商,就在这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兴起。他们以本土优势,从IBM、SAP等巨头口中抢夺市场。

而在充满变数的当下,企业数字化程度变高,他们对商业软件的需求亦开始转型升级:

如果说早期企业需要“利器”以亲自上阵的话,那么现在他们更想要攻城胜利的“结果”。软件厂商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将报表工具交付给企业IT部门,让他们用“外人看不懂的语言”自行开发,而是直接提供“可视化软件”,让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这些“外行”,亦能直接上手制作与获取报表。

因而,在这一阶段,软件厂商必须深入企业内部,针对具体需求落地为应用软件。例如,帆软会根据行业特色,开发出不同版本的产品。针对金融客户,有用户画像、产品业务线管理等功能;针对制造业客户,提供供应链分析、库存监控等板块;针对零售客户,又有客群流量、门店销售额等数据服务……

在落地能力这一方面,国际巨头日渐相形见绌。尽管他们的软件工具足够出色,但往往“重产品、轻服务”。他们雇佣了大量的代理商,帮助出售服务器、商业软件等多款产品,却难以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

“帆软的高管,如我们CEO陈炎,常年都在客户处沟通交流,想着怎么更贴近市场,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杨扬如是介绍。2015年,帆软凭出色的软件产品和落地能力,首次销售破亿,将国内商业智能产业带到新的起点。

回到当下,BI又一次站在了全新的发展起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步入深水区,外界的变局因素与企业自身业务发展推动着软件需求的暴涨。“目前(对数字软件)的市场需求已过了破局点,预计未来5-10年内,市场需求将到极限”,杨扬预判。

软件企业将如何应对?杨扬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亦代表了帆软的见解。“要想维持成长,软件企业不得不从‘应对需求’转变为’引导需求’,应该由我们来告诉企业,他们还可以做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举例来说,企业想更精细化管理,以实现‘降本增效’,但却不知如何下手。帆软就会帮助他们开发一套更精细化的商业智能软件,全面深入到各业务场景,帮助呈现更清晰的数据分析结果,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周转率等目的”。

变局当下,从“应对需求”到“引导需求”,市场对软件企业的能力要求苛刻了许多。软件公司必须形成体系化的管理与业务经验,才能真正为企业参考利用,帮助提升价值。而要胜任这一点,非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不可。

因此,有着更多成功案例的龙头厂商,将独得客户青睐。这使得市场“马太效应”增强。来自IDC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17年,帆软以13.76%的份额夺得龙头宝座,而到了2018年,帆软市占率提高到14.88%,2019年,帆软份额又进一步提升至16.3%。

帆软龙头之势已是锐不可当。那么帆软究竟做了什么,令它深入企业“内心”、独得市场青睐呢?

在变局中破局,BI更应关注落地场景

自2006年帆软成立以来,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在这场变局当中,帆软逆势而上的破局之道就是专注BI应用最核心、最落地的场景,开发数据展示和数据自主分析工具。

以制造企业为例,在数据展示这块,他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导入数据、如何快速生成报表、如何将报表以统一格式、统一口径,自动汇总成总表。这些正是FineReport擅长的领域,它为企业作固定表样的数据展示,相较于传统拖曳方式,能大幅度提高数据填报和决策的效率。

而如果这家制造企业想细化数据“颗粒度”,让数据渗透到各车间、各销售部,就需要FineBI“上阵勘察”。它将深入到各部门,定制“个性”图表。对车间,它会整合生产时间、产能利用、产品缺陷等数据;对销售部门,它将呈现需求预测、用户特质、回购率等结果;对成本部,它提供本量利分析、利润分析等功能。

十四年只聚焦于商业智能赛道,挖掘企业数据深层的价值,专注于BI的落地场景应用。

接触过商业智能软件的客户,常常会发现,很多产品会将“云”、“AI”等新兴技术作为最大的卖点。但只要稍加考察就会明白,很少有客户会愿意把核心运营数据放在云上,也不可能信任所谓的“AI助手”做出的预测分析。

“这些新技术也只是处在极早期创新阶段,还在寻找应用场景。贸然将其作为卖点,让客户为概念买单,是不负责任的”杨扬如此评价,“当然,帆软也会关注最新技术动态,我们有自己的研究院。但当技术真正落地前,我们决不会将它放在产品里”。

这种拒绝“华而不实”的新技术,只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的专注,让帆软成为市场上最资深的企业。如今,它的两款产品,累计覆盖了233个细分领域、超11000家客户。而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它积累的精细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成为帆软核心竞争力所在。

很多以“优质服务”著称的BI企业,在销售方案时,总要派大量人员驻扎在现场,一驻扎就是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解决方案太“大”了,不能照顾到细节。由于经验匮乏,他们难以提炼出行业共性,细化解决方案“颗粒度”。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时有冒出,需要大量人员逐一解决。

而帆软的解决方案,“颗粒度”细了许多:

帆软将“大”的方案,拆分成一个个“小模块”,根据用户需求“随取随用”。例如,在服务步步高连锁这类零售企业时,帆软将供应链管理这种大问题,拆分成采购评级、自动配货、物流管理等小模块,供其选择配置。这种标准化的模块,极大地节约了帆软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能够快速复制,推广至同类企业。

最资深的行业经验、最精细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帆软在变局中不断创新,理解深层次的业务逻辑,给企业带来数字化转型的应用价值。展望未来,商业智能软件市场正日益饱和,帆软将如何谋创变,维持高成长性?

构建BI最全生态

连续三年蝉联市场第一,帆软已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如何进一步扩大优势,是其当前所考虑的问题。

帆软的“生态化战略”,正让这一切加速发生。帆软的生态平台上,聚集了服务器厂商、软件开发商、大屏生产商等各类伙伴。至2019年10月,帆软社区有30万注册用户,13000万日访客数;其互助问答社区,有近22万问答、3.5万个最佳答案;其软件平台,有216款插件、37万次累计下载量。这一规模,令任何其他厂商都无法企及。

(图片来源:帆软官网)

其中,软件平台尤其体现了帆软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

帆软的平台代码是全开源的,可供各类软件商自行开发应用插件。当客户付费下载时,插件收入归开发商所有。这种模式极大地鼓励了软件商积极性,超50万开发者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这些插件又有助于帆软构建更精细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插件平台是‘自助式’、‘拔插式’的,它既包含通用功能的插件,又有一些是开发者基于各细分领域、各具体场景而设计。”杨扬介绍说。

它们好比是精密小巧的“武器”,让原本是定制化方案中的具体问题,得到了标准化的解决。而“自助式”下载的形式,更是节约了帆软人力和时间成本。

此外,帆软每年还会举办不同规格的行业交流会,邀请各行业企业家、同行,共同分享、总结经验,为BI发展提供更多宝贵借鉴。今年9月17日—19日,帆软将举办“数字创变2020”智数大会,以一个主会场,十余个分会场的会议结构,探讨“变局之下,数字化转型的创变之道”,在数字化转型中谋创变,在变局中开新局。

李嘉诚有一句名言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的确,在数字化的变局中,从内部打破常规是创新和转型,而被外力所打破则是被颠覆。所以,帆软十四年的破局创新,造就了最资深的行业经验和最优秀的软件产品。展望未来,BI行业马太效应还将继续,帆软正用更全面的生态网络、更精细化的产品,加固“护城河”,谋得更快成长。

注:文/黄依婷,网站:亿欧网(ID:www.iyiou.com),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亿欧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