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2019年零售业12大关键词精选点评

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 周勇 2020/01/21 14:50

2019年已经过去了,下面12个方面是我对于2019年下半年的点评汇总。

关键词1:机场租金

事件:北京大兴机场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去年国庆期间游客量甚至超过旅客量,纵观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德国法兰克福等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国际机场,在内容上和购物中心越来越贴近,机场业态从功能型向体验型转变。在细节上,甚至比购物中心更贴心。

点评:租金奇贵,价格奇高,总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机场高铁虽然也是商业机构,但土地获得总与商业批租不同吧!招标的时候标书上都写着“同城同价”的鬼话,实际上,连香烟的价格也比其他地方贵!免税店的租售比居然高达四成以上!操纵机场商业的到底是哪些人?

备注:我的同学以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所有产品,不论在机场还是小巷,价格基本相同,消费者不需关注价格,省去多少麻烦。这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出现过的现象竟然在日本的市场经济中出现了。这也是很独特的。这是日本独特文化,他们认为,产品生产出来,就要很方便地被消费者获得。商店如果不便利消费者,打价格战,消费者获得的信息就混乱,商家的服务就搞不好。我与曰本导游讨论这个问题,她说,实际上是供货商在调节供货价格。地价贵的地方,往往是出货多的地方,进货价格就低了。”

关键词2:网红直播

事件:2019年虽不是MCN机构的元年,却是MCN机构的另一块商业版图――直播电商的爆发之年。本质上,网红直播是注意力经济的延伸,也是彻底让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化的一种高阶商业形态。

点评:直播是短命的,这种业务模式是短命的,直播的人如果不注意身体,也可能是短命的。

备注:当前很吸引人,未来可能还会吸引人,但有很多因素会制约其发展。一旦大家都明白了本来生活,就会觉得“带货直播”“带货推文”“带货视频”“带货音乐”等等“带货传播”,具有很大的风险,传播者日以继夜,以生命为代价,受众与再播者以时间、金钱与身体为代价,大家都在耗费生命。

关键词3:盒马侯毅

事件:2019年,盒马的主旋律就是“变化”,升级为阿里独立事业群、从“盒马鲜生”变为“盒马”、不断迭代出新的业态。

点评:侯毅多了一个职务,数字农业事务总裁!这有什么讲究?

备注:2007年到2015年,侯毅实现了从传统便利店物流到现代电商物流的成功转型,2016年到2019年,又从电商物流成功转型到生鲜营运,他所创办的盒马鲜生成为新零售标杆。

对侯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期。也许还有更好的时期,但“来日总比去日少”,所以我认为,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选择。做农业最好,用娱乐的心态去做农业,这是一个最好的去处。

关键词4:小店与夜经济

事件:在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有一家孤零零的小店,我1983年来上海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日前到学校旧址拍照,发现这家便利店仍然“屹立”在那里,而且还供应6元一份的早餐。

点评:铜仁路这个店,我是不久前去的,还开着。

备注:一个小店,引发我两个思考:第一,店虽小,存在几十年,一定有其道理。零售的生生死死,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需求与成本决定其是否存在。第二,说到夜经济,主要不是在线下。据阿里大数据分析,36%的网络消费都在夜间。

关键词5:胖东来之心

事件:2019年12月7日,胖东来北海店开业了,至此,胖东来在许昌已经开了9家店。

点评:会飞的蜗牛―青说:“神一般存在的胖东来!一般超市经历了三个阶段:1.价格竞争阶段;2.品类竞争阶段;3.服务与体验竞争阶段。胖东来在第三阶段”。我接着说:“这是用心经营阶段!超越了时空与金钱!”,“马云、雷军、马化腾、刘强东、张近东等人要是有于东来那样的心,中国零售会怎样?”

备注:我相信“两马两东一雷”都有这样一份心,但要让全体员工都拥有这样一份心就很不容易。他们都是商业时代的成功旗手,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成果早已被载入历史史册。我们希望所有成功发展到今天的企业,都能以“用心经营”的状态去创造真正的“用户价值”。

关键词6:社区商业与服务

事件:2019年11月30日,盒马全球首家数字化社区购物中心盒马里在深圳开业,相比盒马鲜生,盒马菜市,盒马小站,盒马F2,盒马Mini,Pick’n Go便利等已经推出的业态,盒马里有望成为这些新零售业态和品牌的“航空母舰”。

点评:做多,不一定能胜出!不是很看好百货。大概是想做社区生意。还是同一张网。

备注:这是我在深圳盒马里?岁宝开张后写的几句点评。按照侯毅自己的说法,前6种业态分别满足在家吃、路上吃、办公室吃三种场景需求,第7种业态盒马里则是满足周末以休闲为主导的需求场景。我非常同意合肥生鲜传奇王卫总与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的观点,中国只有“小区”,没有“社区”。

我自己也体会到:小区是封闭的,而且是“双重封闭”,小区内外不是开放的,小区内的每个家庭也是封闭的。位于这个双重封闭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与过去的“里弄”完全不同了。里弄是一个“社区”,有更多的亲情;

小区仅仅是一个“居住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甚至门对门、楼上楼下也从来不打招呼。当下的高层建筑与20年前的多层建筑相比,人的亲情又远离了一大步。位于居民小区的商业目前仍然以“底商”为主,这些商户倒是开放的,不仅为小区居民服务,还为过路的流动客服务。

这种状态与欧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以亲子为主导的盒马里,实际上是一种“截留商业”,把年轻人的育儿与休闲需求留在社区购物中心。

社区商业未来发展有两点需要思考:第一,条状商业好还是块状商业好?从老年化的视角来看,条状比块状更方便。第二,商品与服务孰轻孰重?生鲜是主导,很多家居服务也很重要,以后会发展到居家养老服务。将来的事难以预料,但现在就应该思考。

关键词7:肤浅与零售病

事件:联商特约专栏作者孙裕隆发文指出,中国市场的大不应该成为我们肤浅的沃土,相反中国每一个省都应该可以造就一批优质的规模零售企业。未来,我们也应该看到线下零售终究是零售业的核心与主力,区域零售终将是中国零售的核心特征与模样,有百强为其强。

点评:说肤浅,很多人可能不服气!用另外一种说法,也可以!简单事情复杂化,复杂事情简单化!颠倒了零售的本质!

备注:零售通过最近10年来的变化、变革与革命,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目前处于僵持状态:新事物见效比较慢,旧事物淘汰也比较慢!一旦过了这个阶段,新形态破茧而出,旧事物快速瓦解,于是零售才会真正进入一个新时代。

在电商大发展之前的“连锁时代”,零售业也存在很多病态。2005年我将当时的零售病态概括为“二病二症”:浮肿病、狂热病、败血症、分裂症。浮肿是狂热的结果,败血是先天性贫血与后天性跃进的结果,其最终的结局是:要么爆裂,要么分裂,都只能是日趋死亡。

但死亡并不等于灭亡,是电脑就必然会有带毒工作的那一天,是人类就必然会有带病活着的那一天,那冬季从来就是春季到来之前的一个必然会经历的季节。所以,还是让该死的死去,让该活的活着。死者将成为生者的养料,让生者长得更好。实际上,目前的零售病症依然是这些,这是人性的病症。

关键词8:聚合与反击

事件:2019年双十一,注定不平凡,毕竟这是马老师退休后阿里与京东的首次新战役。往年在这两个“普天同庆”剁手的节日里,京东和阿里各自占领一个制高点,不分伯仲。但商场如战场,丝毫不能松懈。

点评:数字化,在忽悠用户上花样百出,在服务用户上不如传统。大企业要有大境界,否则很难持续。大企业要成为照亮人心的先行者。

备注:技术支撑下的当下零售业确实给消费者带去了很多便利,但仅仅有便利还远远不够。改革开放40年,第一个10年是体制内商业的改革,第二个10年是中心城市商业的崛起,第三个10年是区域零售商的成长,第四个10年是传统零售外部力量的崛起。

经过40年的迭代发展,零售业越来越向大企业与大资本靠拢,虽然当下还没有出现全面寡头垄断的格局,但在支付、用户信息获取、电商购物平台等方面已经出现了寡头垄断的局面。老牌电商企业希望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新的挑战者也跃跃欲试,在这一较量过程中,除了“契约”,还需要“规制”。“二选一”早已有之,但在当下不见得有效。

除了自然垄断,政府应该鼓励竞争,有更多反击的力量更有利于竞争。但资本越来越向大集团聚合,企业也总是希望垄断。这是一种较量。政府一定要建立某种平衡机制。

关键词9:全业态很危险

事件: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张近东现身欧洲,在意大利米兰与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共进晚餐,9月19日,张近东现身意大利高端食品创意概念超市Eataly:考察商超零售新模式,拓展直接合作的可能性。2019年,苏宁接连收购37家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全场景布局、全品类拓展再进一步,此次欧洲之行也不排除直接和Eataly合作的可能。

点评:全业态恐怕不是中国零售业的未来。苏宁发展全业态,有点看不明白。

备注:将上海的苏宁小店与原来做豆制品的清美鲜食相比较,我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更愿意进清美鲜食。苏宁小店既不是便利店,也不是社区生鲜店,而据说其功能是“触达”。其实,讲触达的话,最便捷的触达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传播触达,如社群触达。

大卖场与百货这两种零售业态,都有点没落,去逛店的理由越来越少,再引流再营销也难以激发用户的兴趣。很多人不买菜了,或还在买菜的顾客转向叮咚买菜或去菜场买菜,更没有必要去大卖场了。大卖场还存在“到期危机”,合同到期基本没法续约。

大卖场还会被停车场干掉,停车不方便也是大卖场的一个痛点。所以,大卖场在大城市的消退是一种必然趋势。一是维持成本太高,二是到店理由太少,三是停车与进出不方便,四是服务人员对顾客的怠慢令人不爽。上述四点中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使大卖场丢命。

关键词10:便利店扶持政策

事件:2019年8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到要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开展简化烟草、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手续试点。换句话说,便利店卖药,要在全国加速推进了。

点评:要改变的不是便利店能不能卖药以及怎么卖药的问题,要改变的是药品的处方与非处方的范围划分以及医药流通体制与管理规制。

备注:2017年是资本推动下的便利店野蛮生长,从2018年北京出台14条扶持政策开始,尤其是到2019年7月1日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并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出台扶持政策,我国便利店在市场化背景下进入了政府推动下的极速发展时期。

但便利店毕竟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转的零售业态。数据显示:资本与政策推动下的便利店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其实,一个城市到底应该开多少家便利店?在哪里开便利店?开什么样的便利店?怎么开便利店?政府再聪明也终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便利店的功能也不是像商务部文件所说的那样――“便利店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零售业态,是满足人们便利消费需求、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它的核心功能就是提供“中食餐饮”,是一种餐饮零售业。说到卖药,便利店也没有任何优势。

非处方药(OTC)在便利店不好卖是有原因的,其中有:在便利店卖药,消费者有需求,但可卖的药并不多,所以,便利店卖药始终难成气候。常见的感冒用药、止咳镇痛类、胃肠道用药、清热消炎类药、维生素补益类药品都属于OTC药品。

但OTC中又分为甲(红底白字,即红色OTC)、乙(绿底白字,即绿色OTC)两类,便利店只能卖绿色OCT药。很多常用药属于红色OTC药,在便利店不能销售,所以乙类OTC药品基本上属于“鸡肋药”,卖药要建立各种台账,投入的精力很大,但却做不了多少生意。

业内估计,我国OTC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零售药店占比超过六成,很多城市的药店其实比连锁便利店还要多。如在上海,截至2018年12月底,市内便利店为5519家,各类药店(含成人保健品店)有7000多家。

药品销售分类管制太严格,很多常用药在便利店都不能售卖,既没有达到便利居民的目的,也未能给企业增效。这是一个行业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利益争夺问题。便利店的发展确实需要疏通政策法规,但目前的“部门化政策”很难见效。这在历次政策扶持中是有经验教训的。

关键词11:前置仓

事件:2019年上半年,前置仓突然火了起来。像任何一个流行事物一样,前置仓成为媒体的高频词,也成为行业的热议词。对于前置仓,尽管每家零售商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实践,但最终还是要解决效率问题。

点评:好好做,不会死。

备注:在买菜做饭煮汤这件事情上,有4个情况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生鲜市场规模约5万亿元,年增幅约6%,低于社零增幅,而且逐年下降。第二,根据2019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测算,折扣店、超市、大型卖场、仓储会员店四种业态的销售额以30%生鲜占比计算,在生鲜市场的销售占比,在最近5年(2013年到2018年)从6.56%下降到了5.30%。

传统业态被新兴业态分流是重要原因。第三,很多年轻人确实很少去菜场,主要原因是对菜场有偏见也没有时间去菜场,没有养成逛菜场的习惯。在他们印象中,菜场是“老破旧”的场所,而且气味不好闻。所以,菜场中的年轻人最多只有两成。

但事实上菜场通过升级以后,如上海的标准化菜场,这些问题早就解决了。菜场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社交场所,一个人如果还能去菜场,还能自己亲自买菜烧菜做饭煮汤,吃上自己烧制的饭菜,无论遇到天大的事儿,都能扛得住。

想跳楼的人如果能去一趟菜场,回来以后肯定不想跳楼。这是一个治疗抑郁症的最好场所。第四,买菜渠道多样化是必然趋势,我至少从12种渠道买过菜:菜场、菜店、马路菜场、大型超市、小型超市、小区菜摊、农场直供、批发市场、百货超市、到家生鲜、社群拼团与朋友圈推荐、外卖服务(含便利店)。

前置仓是一种很好的生鲜到家模式,只要好好做,不要弄出不诚信问题,以后会进一步升级为“前置厨”“前置车”等多种形态,大有发展前途。

即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曲折,只要想办法坚持下去,最终会固化成为零售的一种主导模式,而不是过渡模式。)

关键词12:新零售的困惑

事件:新零售,似乎是互联网电商的一次集体线下“下海”,“新零售”只不过是一个理念跳板。当下,我们似乎被“伪概念”蒙蔽了双眼。

点评:迭代自己很快,但迭代他人就快不起来!说的是:马车无法改造成汽车。零售发展是迭代+叠加。迭代的速度相对较慢,新零售如果有好的体验而没有好的效率,就不可能迭代。

备注:2019年新零售的标杆企业盒马鲜生仍然在快速开店,门店数从去年的100多家发展到了今年的200多家。但对新零售的讨论与效仿似乎已经降温,进入了一个冷思考阶段。零售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从我国零售业最近10年的发展轨迹来看,主要是一种“引流导向”的发展思路,其实还有另一种策略:“需求导向”,包括满足现实需求,挖掘潜在需求,创造未来需求。

引流导向靠的是张力,包括现在的拉新、拼团、网红等等;需求导向靠的是耐力。短期效率靠张力,长期效率靠耐力。也有人认为:零售要回归本质,前端靠固化用户的能力,后端靠掌控供应链的能力。其实,这两种能力的粘合力是现场管理能力与物流营运能力,即营运管理能力。

如果有了用户,也有了商品,现场营运能力不佳,就会前功尽弃。在急火攻心的年代,得有一份“坚守之心”:一年入门,三年入行,五年入道,八年入定,十年入化,定力是靠磨练出来的。零售人的一切努力最终应该蝶化为顾客发自内心的“笑容”;当我们沐浴在顾客“笑容”的场景中,我们也因此有了效率。那一切都来自零售人的“定力”。胖东来做到了,所以,线上线下都要学习胖东来精神!

*上述点评与备注可能因为不知情或了解不具体、不全面而有片面之处,希望中国的零售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国的零售人能再创辉煌,再登高峰。

文章来源:联商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