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双12”冷思考:这三个问题值得零售人警惕

联商专栏 2019/12/12 21:35

2014年“双12”,通过改变支付方式,线上开始从线下引流,到如今,消费领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多两少”。

一多

被手机占用的时间越来越多。不管是整块时间还是碎片化时间,都被手机占用着。看视频看推文,割草种草,买东西卖东西,买方变卖方,传播变渠道,搜索到推送,免费到付费,电商到社群,文字到视频,直播到带货,店铺到店群,一切都源于手机!手机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资产。

有商务主管部门的领导说,渠道越来越多,统计监测手段跟不上了。大数据反映在上海的卖家量很大。

面对这种变化,不仅企业感到困惑,政府其实也很困惑,想管又管不了!新问题用老思路肯定管不了,更管不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十分强调组织变革,其实更需要实施组织、机构、机制、流程、制度、法规等一系列变化变革与革命的正是这个叫“政府”的组织。

两少

用现金与去实体店购物越来越少。有些人已经多年不碰现金了,很多人出门从来不带现金。

在日常消费需求中,不仅实物商品需求越来越依靠网络来实现,就连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通过网络。日前想陪杭州来的客人去看看嘉定南翔,搜索以后发现嘉定居然还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郊野公园”,而且还必须预约门票。折腾好久才约到门票,进园问工作人员,传说中的乌桕大道,枫叶大道,水杉大道在哪里?工作人员说,就是三条路,具体在哪里,他们也不太清楚。

网络化,移动化,技术化,加上我国“闲人”太多,使“卖家”也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进入“全民卖家”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店商如果在商品服务传播等方面都没有大变化,前行道路的天空将会越来越变黑。

既定的人口,对实物商品的需求是一个常量。但事实上,特定区域的商品需求在营销推广或特定事件背景下,却是一个“变量”。如在社群营销背景下,在微信群接龙购物,会有一种放大效应,常常会购买一些超过实际需求的物品。

这种购物热情,最终会回归到理性需求,人人卖货只是一种不成熟流通的表现,是一个过渡时期,不是流通的终极模式。

三个关注

针对零售格局变化,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1)关注生活方式

零售有三重境界:卖货、卖场景、卖生活方式。有些传统零售连货都没有卖好,所以首先被消费者抛弃。但有些传统小店如杂货店,不仅认真卖货,而且还能满足附近居民就近便利性生活场景需求,所以活得还可以。再如盒马,盒马鲜生,盒马mini,盒马菜市满足“内食需求”,而盒马F2等则满足“中食需求”,盒马里则食满足“周末需求”,不同业态对应不同生活场景。

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景的区别在于:生活场景是现实的消费需求;生活方式则是对未来生活场景的设计与创新。前者满足的是“想要的需求”,后者满足的是“需要的需求”。

无论是卖货卖场景还是卖生活方式,都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过程。所以,零售业的重点应该是为人创造生活价值,更多地去满足“想要”的精神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需要”的物质需求。

(2)关注基础设施

未来零售将越来越依靠以技术为核心的人机互动的智能化基础设施,线上、线下、社群的零售店或零售人,其背后都是供应链、信息技术、物流配送、用户触达等系统与平台的支持。传统的以品牌特许经营为主导的零售服务业组织模式也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的零售平台将越来越强大。

(3)关注优质资源

除了基础设施,零售业最重要的资源还包括:一是优质的商品资源,如原产地特色农产品、优质加工食品、创新日用生活品等等。二是优秀的服务资源,我国零售业十分缺乏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一线服务人员。三是优质的社会资源,零售服务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各种社会资源将重新配置。当然,还要拥有优秀的专业人才。

当前的零售属于热身阶段,是新旧交替,各种力量处于僵持状态,新的出不了高效率,旧的还没有到“腐朽与垂死”。过了这个阶段,旧商业旧体系将土崩瓦解,新体系将压根用户,商业的新时代才会真正到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文章来源:联商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