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唯品会甩掉的包袱 会成为顺丰的行囊吗?

陈少亮 2019/11/27 15:48

快递行业,平台自营快递都在慢慢转型为第三方独立的快递平台,京东物流现在已经不完全只服务于京东商城了,也正是向第三方转型才使京东物流有了盈利的可能性。

11月25日,唯品会平台的品骏物流宣布与顺丰达成合作,将由顺丰接手品骏的一线配送业务,唯品会相当于变相的出手了多年以来培养的平台物流品牌——品骏。

品骏是如何成为包袱的

品骏在2013年上线时,唯品会为其寄予的厚望是平台电商、金融、物流三驾马车中其中一架重要马车。一家只做特卖的网站有了自营物流的支持后,开始边界拓展,品类开始多元化,品骏物流在平台足够的单量保证下,截至目前已经是连续22个季度实现了盈利,并且单量还在持续的增长中。这样看品骏并不能算唯品会的包袱。

平均每月180万件左右的单量自然不能和一线快递品牌相比,但想要存活却完全可以。但这些收益全都是建立在唯品会特卖平台的利润上而来的,相比于其它一线快递品牌,品骏的履约成本是最高的。与模式相同的京东相比,同样是自建物流,京东的履约成本在6%左右,已经是比较高的占比了,唯品会更是达到了9%以上。由此可见现在品骏给唯品会制造了比友商更高的成本。

这其实是不符合唯品会现有的平台战略的,在全品类平台的业绩目标没有实现后,2018年全面回归特卖是成了唯品会最大的战略。和开始一样,特卖最大的特点就是商品有足够性价比,这是所有唯品会用户几乎共同的认知。现在如果物流持续上升或者不占优势的话,那和大战略是相违背的。

在出手顺丰之前,唯品会已经将其中一部分业务转手给了韵达,并从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次选择顺丰从唯品会的角度上看很大程度上在考虑服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退换货自由一直是唯品会的另一个重要口碑,而顺丰一直在这个领域是口碑较为稳定,或许在强大的配送能力支持下,用户的配送体验还会提升。

顺丰有捡到便宜吗?

单量告急是顺丰这两年以来的常态,与排名第一的中通相差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为了缓解直营带来的成本压力,顺丰在同城配送领域在今年就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品牌。但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同城配送还需几年的市场发展才能形成足够的规模。

为了解决当下紧缺的电商件,顺丰在今年打起了价格战,在顺丰公布的财报中,顺丰的每件单价有下降趋势。唯品会在现在的顺丰眼中绝对是一笔足够规模的优质资产。按照唯品会每月5000万级的单量看,相当于短期内给顺丰增加九分之一的业务量。顺丰不可能拒绝这样的好事。

况且唯品会此次与顺丰的合作中只是转手了一线的配送业务,对于品骏布局在全国六大区物流仓储中心,唯品会依然持有。相当于增加业务的同时,成本的增加幅度更小。

其实品骏本身无所谓是包袱还是行囊,取决于的还是平台的战略,王健林在高负债的压力下去年转出了大量的万达综合体,但对于接手者却将它看成是足够好的资产。这两者之间背后的规律是一致的。

回归到物流本身,京东物流和品骏两个事例都能说明一个问题,烧钱自建物流既能成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成为前行的负担,十年前不看好京东自建物流的人比比皆是,五年前对京东物流体验较好的赞赏也很多,但最终京东和唯品会一样,都将物流独立了出来。在物流行业高度成熟的当下,只有单纯的物流企业才有能力和机会在市场上比拼,专业的事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干。

注:文/陈少亮,公众号:DoNew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DoNews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