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8月24日,在亿邦动力百人讲课堂上,本来生活全国运营总经理卞宁做了题为《本来生活盈利背后》的演讲分享。他透露,在无人货架方面,本来生活曾经做过多次市场调研,公司有很多优势资源可以进入这个赛道,但是“实在找不到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我们发现维护一个无人货架的成本比线上做电商维护一单的成本都要高得多的多。”
卞宁继续解释,无人货架是此前一段时间“最疯狂”的赛道,但是当时本来生活发现,还不能够想象到这个行业独立存在,在目前的资本情况下,高补贴、高亏损的状态是不可维系的,因此,无人货架也就成了“最短暂”的赛道。
“本来生活创业六年多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所谓风口,O2O、新零售、无人货架等,如果本来生活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风口介入比较深的话,那么可能到今天就已经挂掉了。我们也看到不计其数的同行,在过去一个个风口中挂掉,能坚持下来是我们认为坚持常识更重要,这些常识包括买手制、渠道建设、传统价值观的回归、零售业常识的坚守非常重要。”
另一个更重要的常识是,做企业要赚钱。卞宁认为,看不到赚钱模式的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快死掉,包括共享单车、无人货架,无一例外。这些企业都背靠大树,并且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大家认为不会挂掉的,但事实情况是,在这个行业严冬真的来了的时候,唯一能够救活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而能不能赚钱是唯一的硬道理。
生鲜,毫无疑问是零售行业的超级入口和主赛道,本来生活选择就是在生鲜赛道,服务高频、高品质的用户,带着常识,在这个赛道中生根。卞宁认为,生鲜这个行业足以容纳若干家伟大的企业。
本来生活的月度复购率达到50%以上,客单价两百块以上,跟正常在大型购物中心一次采买的价格差不多。在老顾客的优秀体验中,卞宁预计2018财年,本来生活能实现全年盈利,“这是公司应对资本寒冬的方式”。
从公开数据看,中国从事生鲜行业的同行能够做到净利-50%的水平就已经算不错了,“我们认为这是不理性的。这是中国电商发展中独特的不理性,与国外是有差别的,与我们的电商常识也是相悖的,这轮资本寒冬就是回归理性的好机会,特别有利于行业洗牌,给有准备应对资本寒冬的人一个机会。”
本来生活能够应对寒冬的办法就是自己养活自己,度过寒冬。(文/秦川)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