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谁来种地值得忧思,乡村振兴更是离不开人才,如何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专家谈论了很多,笔者从自身的实践来谈几点。
其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业,从事者不一定再是农民。因而,农业的从业主体,完全可以放宽视野。下岗职工到农村种地的资讯已经屡见不鲜,大学生放弃城市工作到农村从事现代农业也不是什么特别的资讯,只要从事农业能有好的收益,从事的人总是有的。
其二,让年轻人一直守在农村是不现实的,但让他们从城市闯荡之后再回到农村是可能的,也更现实。目前的农村年轻人进城,与其说是进城打工挣钱,不如说是进城享受生活方式,许多年轻人进城后的收入还不如父母在农村的收入高,严重的,还需要父母从农村补贴。在此情况下,没有进城生活,某种程度上像年轻时没有经历过初恋一样让年轻人感到遗憾并苦心追求。然而,进城之后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作出抉择,大部分要留在农村,但一部分会回到农村,安心从事农业。而那时,他们已经带着从城市学到的新理念和经营管理经验,有的还有一定资本,必定会给农业带来新气象。
其三,《围城》说,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城市资本向农业转移的端倪初露。在这种状况下,既要防止城市资本对农村人口的新一轮剥夺,又要顺应时势,促进城市资本向农业的健康有序流动。伴随着城市资本到农村的流动,城市的人力资本也将相应向农村转移。同时,也将有一部分厌倦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城里人在农村享受自己的田园风光生活和慢节奏生活,也将给农村带来新的变化,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其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改善是农村人留在农村的必要条件。如果农村不能提供适合年轻人的、类似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则年轻人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渴求无法满足,他们也依然不能留在农村。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至少要形成一些像样的小城镇,这是年轻人从事农业必须考虑的外部条件。从当前的情况看,由于农村人口必然减少的趋势无法阻挡,所以新农村的投资必须由广泛的“洒胡椒面”向适当的集中转移,以免因为部分村的消亡导致投资的浪费,应在农村集中投资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优良、公共服务齐备的新型农村社区,使其成为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第一接转站和留在农村年轻人的适宜生活地。
第五,即使年轻人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也不会再像老一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更多从事的现代种养业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传统的家庭后院养几头猪不会了,但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却会有;继续辛苦地插秧耘田可能不会干,但收种机械化却会干;原来的只种地不会卖也会变,从种什么到卖什么一体考虑,而且可能没有种出来已经卖出去;传统的看天吃饭更多让位于根据市场运用网络来科学经营,等等。
总体来看,谁来种地值得忧思,但还不至于悲观,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是有限的,回到农村的年轻人也不必多,形势还是比人强。更何况,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农村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年轻人自己会做出合理的选择,未来的农村一定不会少了年轻人的身影。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