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上行物流,普遍表现为价格高,速度慢。比如说价格,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可能首重3公斤才三四块钱,而到贫困地区首重1公斤就需要十几块钱,最贵的超过20块钱。假如说双方都卖同样东西的话,那么贫困地区根本无法竞争,更重要的是对于本身价格就不高的农产品而言,这么高的物流成本,肯定是难以承受的。再说速度,可能东部沿海发往全国,三四天也就差不多了,可是从贫困地区发往全国,一个礼拜到货也就算不错了。
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上行物流为什么会这样?简而言之,那是经济规律决定的。贫困地区往往交通不发达,物流单量也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表现为物流价格非常高。假如说交通条件能改善,物流单量能上来的话,价格肯定会迅速下降,但是在当下,这两个美好的愿望都难以实现。所以,还是要想其他的办法,让大家受不了的价格降下来。
第一个办法
解决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政策补贴,政府拿钱,让价格降下来,又可分为“硬补贴”、“软补贴”。所谓“硬补贴”,就是直接对物流进行价格补贴,比如原来首重12块钱,政府补贴5块钱,那就可以下降到7块钱。但“硬补贴”的问题是,补贴的财政压力很大,无法长期持续,也扭曲了市场。所以如果要政策补贴,还要探讨更为科学的“软补贴”,这种补贴不直接对价格补贴,而是对物流的基础设施进行补贴,也可采取以奖代补,比如发货量超过多少单以上的进行奖励。这种补贴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运行成本,效果也比“硬补贴”要好,对于物流公司而言也愿意接受,可以让公司的运营条件和效率提升上来。比如在山西的贫困县隰县,政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直接补贴,但刚好有闲置的场地可以做公共仓储空间,政府适当进行收拾,免费提供给物流公司,他们运营成本降下来以后,物流的价格也就顺理成章地下降了。
第二个办法
解决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抱团取暖,提高效率。物流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困县区的农产品上行物流订单产生比较分散,收集成本较高,往往每个创业者你三单他五单,价格肯定降不下来。但是如果有电商协会或者政府的电商办出面,把零散的单子收集起来归成一堆,固定发包给一个物流企业,则单量规模上去之后,价格肯定会大幅下降。比如说在陕西的武功县,电商办出面,把零散的物流订单收集起来,与一家物流公司谈好价格,一件首重3公斤4块钱,这个价格远远低于一般零单价格,大家就愿意把包裹送到电商办,物流公司更乐得每天下午固定拉一趟就行。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提升了效率,成本也下降了。
第三个办法
解决的第三个办法还有异地分仓。如果说贫困地区的订单量较大,交通十分不便,物流的配送量也很有限,就可以考虑在异地设立分仓。一般可以在地区级城市的所在地设立区域分仓,把东西放到那里的仓库,利用那里的分拨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以较快的速度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发出去,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会小一些,免得出现贫困地区水毁雪封道路等情况。还有一种更前卫一些的做法,就是跟随新零售的脚步,在主要销售区域建立销区分仓,依据大数据科学分析和核算分仓的运营成本与效率,确定分仓规模,配送效率会大大提高。等于说把消费者想要买的东西提前放到了他们身边,只需要消费者下单,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送达。比如说2017年“双11”,最快的一个订单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可以送到,完全就是就近出仓配送的结果。当然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这需要农产品上行达到一个量级之后。
第四个办法
解决的第四个办法就是上行下行整合。从目前的实际看,农村电商的上行和下行物流还没有得到完全整合,一般贫困地区的农村物流,配送进来的多而发出去的少,物流车辆的返程空载率是很高的。应该鼓励成立一个县域内的第四方物流,把各家物流公司送进来的东西通过集中整合的方式由一个公司统一配送到农村去,可以大大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再通过这个体系把分散的要发出去的物流单子收集起来,统一交给物流公司来配送,也可以大大降低农产品上行的物流价格,这个一些县已经做出了可行的尝试。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乐观地预计,随着贫困地区农村电商的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上行下行物流订单不断增加,未来农村电商的物流价格将不再会像目前这样痛苦,城乡融合的进程是会不断加快的。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