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时间越来越宝贵,要应付的工作和内容越来越多,所以“一个好的产品的标准应该是为用户节省时间,而不是消耗用户时间,这样才能更有机会获得成功”。也就是说要想在商业竞争中最大限度地抢得GNT里的水,必须创造出能在形式上节省或在内容上节省用户时间的模式。
节省时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内容上节省时间;另一种是从形式上节省时间。
从内容上节省时间,比如“得到”的说书功能,以9毛9的价格可以让你30分钟知道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早上起来、坐地铁的时候听一听得到,上厕所时候可以直接看文本,重度学习者也可以更便捷、高效地获取知识。
我们都知道其实大多数的书籍里真正精华内容并没有多少,7成是废话,并不是内容不好,而是解释举例的部分太长。在时间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向“短形式思考”变化。通常用户在阅读图文内容时,采用的是一种漫长的“长形式思考”方式,其思维方式受制于书籍、手机页面的物理空间,要用到严密的论证模式,不间断地投入注意力和逻辑思考力。
显然这很难过,有时候尝试在漫长的出差路上利用这段时间来看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文章或书籍,但其实很难做到,因为那种牵扯到各种论证的模式,容不得打扰,总会有各种乘务员或邻座的借道,我没办法去进行完整的思考。我想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即便平时在工作状态,也总会被各种突然闯入的人或事打断,没有了连贯的,我们正在失去一种全神贯注的“长形式思考”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短形式的新思维方式。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微博140个字的形式能够快速风靡并取代博客,微信朋友圈火爆,公众号的文章形式越来越简短,因为用户们的状态普遍处于这种短思维方式中,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停留的时间会变短、思考力变浅,变得更在意知识点的娱乐性、刺激性而非逻辑严密性,简短的形式能够让他们快速获取想要的关键知识点,就像吃快餐一样,能够快速填饱肚子,想想其实我们多年以前就总是提到的“快餐文化”这个词在现在更加适合。
另一种是从形式上节省时间。你觉得视频、音频、文字,哪种方式更省时间呢?可能我就觉得视频就不如音频节省时间,因为看视频的时候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我们要同时分析声音、画面及文字等信息,其实是应接不暇的,让视频变短成为了出路,所以短视频成为内容消费领域的新宠,飞碟说、papi酱的走红都在表明,短视频用户需求正在进一步释放,短视频活跃用户规模增势强劲;其实比省时来说,音频自有特色,才能长盛不衰,近来又有起死回生的征兆,我们在听音频的时候可以开车、洗澡、吃饭、蹲厕所都可以。其实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来达到省时目的也是一种门路,比如办公白领们最熟悉网络订餐,就是可以节省用户外出吃饭的在途时间;网络地图可以节省用户的行车和寻找道路的时间;今日头条可以节省搜索资讯的时间。
显然,当国人“吃穿住行”的需求基本在互联网上得到满足之后,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内容消费”已然成为一个高频消费项目。但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必须先回答“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成功攫取用户的注意”这个难题。我们发现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越来越短,句子越来越短,图片越来越多,这样的公众号粉丝量也更容易聚集,相反那些依旧长篇大论的,即便内容是干货,用户也不会买单,因为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却细细阅读。所以当我们在提倡“内容为王”的时候还要谨记并不是内容好就是真的好,好的搭配形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近发现一个用户量非常大的公众号“咪蒙”,当然这和它情感生活类的性质有关,轻松容易聚集用户,但是在我看来她内容并不是绝对吸引的地方,相反她是在文章形式上留住用户,采用短句拼接的形式来讲故事,适合手机的阅读方式,简洁不啰嗦地将故事讲得幽默又有趣,关键是让用户读进去了,快速领会其内涵,发现此地有干货,才能长久地留下来。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