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陕南下乡,我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那就是相对于关中、陕北而言,陕南的乡镇要更繁荣。刚开始我疑心这是个别现象,到后来几乎走遍了陕南所有的县,才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
虽说不是所有的陕南乡镇都很繁华,但那些区域的中心镇确实熙熙攘攘,很有小城镇的气息,这与关中、陕北形成了明显对照。
从关中说起
为了说明陕南城镇化的特殊性,首先从关中说起。一般的关中农业乡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是因为县域经济发达而迅速壮大了,而是萎缩了,有点“灯下黑”的味道。我是关中人,对此体会最深。
关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陕西的“白菜心”,农业生产条件最好,人口稠密,在传统农业社会,是外人非常羡慕的天府之国,历史上外省人口曾在各个历史时期持续迁入关中,犹以河南、山西、甘肃为多。但在今天的时代,这个天府之国已经不是昨天的模样,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关中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农业机械化也因为平原地带生产条件好而得到普及,传统农村的衰败也就在所难免,只剩下现在常讲的“386199”部队。
按照一般的城镇化理论,农村人口有一个梯次转移的过程,即由村向镇再向县城再向地级城市直到省城的逐级转移过程,但在关中似乎没有这样的场景,而是人们起步就选择了进入县城。
为什么关中会这样?我感觉有两点非常关键。
一是关中的县域面积一般较小,平均在几百平方公里,地处平原,交通便利,这样县城与村庄的交通距离并不远。在此情况下,人们更愿意选择条件较好的县城,而非条件一般的集镇。
二是传统农业乡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型,资本、劳动力大量转入有优势的县城,形成了对乡镇发展的替代作用。在此情况下,乡镇一般只是一个行政驻地的概念,而非一个区域经济中心,“一街两行”也差不多是关中乡镇的一般街景。当然,这个一般肯定不包括那些有资源或者有大企业的乡镇,它们又是另外一种场景。
陕北的又一种景象
那么陕北呢?情况似乎更极端,乡以下几乎均处于加速衰败之中。
因为陕北地域宽广,人口稀少,近年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异军突起,经济总量极度攀升,本来不多的人口在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加速向县城和工业园区集中。
关中还能保持以“386199”部队为主的农村留守群体特征,而陕北则是妇女和儿童也进了城,只剩下老人了,那种荒村孤老的农村场景更让人感觉凄凉。
在陕北好多地方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即农村青壮年在县城就业创业,妇女在县城专职带孩子上学,或者兼职做一些事情。
老人留守在村里,而妇女则是留守在县城。更有甚者,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男的在地级市或省城闯荡,女的则带孩子在这些城市上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职太太。
陕北农村人口流动的结果是,不仅传统的村庄加速解体,就是一般乡镇也难以维持,如今上千人的村在陕北已经难以寻找,上万人的乡镇在陕北已经不算小了,撤村并乡成为必然的选择。
最夸张的情形是,乡镇在县城设立了办事处,处理本乡镇的群众事务,因为大多数镇村的人在县城;甚至一些村的村民会议要在县城开,以方便大家聚集。这真是陕北的一种特色景象。
陕南的山区异样
那么陕南为什么又会形成开篇提到的独特城镇化景象呢?
首先应该归结为独特的地理环境。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一般以山大沟深来形容,县域面积大,动则几千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虽不及关中,却比陕北高出不少;交通条件很差,县与县之间、县乡之间,均十分不便。这些年条件有改善,但总体依然是距离远,交通距离长,于是天然地形成了县域之外的若干小区域中心。
在陕南的一些区域中心镇可以看到,小山沟建起了摩天大楼,这在关中的一般乡镇是绝对看不到的;不仅如此,山区的中心镇一点也不比县域的繁华程度差,人流、物流在此交汇,熙熙攘攘,一派“小香港”的景象,让人羡慕不已。
其次是陕南县域经济特征的影响。
与关中县域经济的县城一枝独大相比,陕南的县城似乎显得底气不足,因为立地条件太差,局限在山区的小沟道里,就是想做大也没有条件,一般更缺乏工业基础,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动力也不足。这样,陕南的县城就是想像关中、陕北的县域那样“集千般恩爱于一身”,也缺乏应有的现实条件。
因而,县域内的一些集镇反而有了机会。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陕南人口城镇化的趋向中,选择集镇的比例高达近30%,远远高于关中和陕北的调查结果。
第三是陕南特色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由于有秦岭的阻隔,陕南与关中的联系并不紧密,过去一般的陕南人到省城西安的机会也不多,不是不想来,而是很难来,都要翻越大秦岭。而秦岭道路的艰险正如李白的《蜀道难》所描述的。
陕南人多地少的矛盾比关中更突出,所以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更加突出,其流向便顺着襄渝铁路线而展开,出省比例明显高于关中和陕北。
根据我们的调查,陕南农村劳动力出省的比例要比关中高出约20个百分点。出省意味着距离很远,与家乡的联系十分不便,所以陕南的留守儿童问题又明显较关中和陕北突出,因为一般都是年轻夫妇双双出去打工。
但陕南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比例也相应比关中和陕北高,一般的务工人员在城市是很难立足的,况且那些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了的陕南人,回到家乡创业的意愿是较高的。
从这一点讲,关中、陕北的乡镇就只能自愧不如了,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好山好水,特别是关中乡镇,基本已经被县城同化了,根本没有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可言。
所以,这两年在陕南经常会看到一些年轻人在城市闯荡之后又回到了农村,回到了他们曾经苦苦想着离开的家乡。
这种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是成家立业之后,返回家乡就近的县城,女方一般就要在农村留守,或一起在县城或集镇打拼;再下来的情形是,家乡的经济社会逐渐发展起来,回到家乡既能照顾家里,也有不错的发展机会;再有的,真是厌倦了城市的生活,想回到农村过一下清静安逸的生活;还有的,携带着在外挣下的钱和闯荡的经验,回到家乡创业,为改变祖祖辈辈的落后面貌在努力。
山区的年轻人为什么选择回来?
从在山区的走访看,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有两个:
一是个人的发展机会。
随着农村与城市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就业机会也在日益增多,特别是以农产品加工、商品流通为代表的二三产业加速发展,让农村容纳劳动力的空间不断扩大。即使传统的农业,在向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过程迈进时,年轻人也在成为主角。
二是适宜的人居环境。
在城里住久了的人,都忍不住时不时地往农村跑,便催生了今天乡村旅游的火爆。山区的田园风光要好于平原,那种有山有水的感觉肯定比平原更让人舒心。尽管有些人想一辈子走出山区并且不想再回来,有些想年龄大了再回来,但总不排除一些山里的年轻人提前厌倦了城里的生活,想回到农村,这是一般平原农村年轻人少见的现象。而过去阻碍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信息等条件在近年明显改善,山区的年轻人未尝不觉得山里并不比城里差,他们便回来了。
城镇化的山区路径
按照一般理论,城镇化的核心是做大县城,而不是省城、地级城市等地域中心城市的无限制扩张。这个命题在一般地区是可行的,但在山区可能就有问题。上面的讨论已经表明,一般的城镇化思维关中、陕北可以,陕南有困难。目前,陕南许多县城已经没有地方。
如果要做大,就要劈山造田,不仅建设成本极大,而且可能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比如白河县,借助襄渝二线铁路的修建,开辟了县城新区,劈了一座山,改了一条河道,仅整理出几百亩的新区,其土地成本比西安还高。
特别是一些山上建城的县,承载能力确实有限。如果在旧县址继续建设,无非建高楼、压缩公用空间,不仅人居环境质量要下降,而且终究容纳能力有限。
于是山区县城就走向了一般城镇化路径的反向,不是做大县城,反而是做小县城,做大集镇。
在此情况下,陕南县城要提前走向一些大城市才出现的“中疏外扩”的道路,在县城周边的建制镇建设一些副中心,比如紫阳的蒿坪镇就是这样的定位;也需要在远离县域的一些小区域,培养一些已经有基础的中心集镇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便是陕南城镇化的特殊道路。其最大的启示是,城镇化的大趋势虽然不可逆转,但不同地区的差异还是较大的,需要在城镇化道路的因地制宜上再多些研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