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生鲜品牌难做?果酷发现了一条新通路

亿邦动力网 2017/02/25 08:34

【亿邦原创】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故事早已人尽皆知,而近日清北美女学霸做主播一事,又使名校毕业后何去何从这一话题成为热议对象。在业界,作为果酷网的创始人,贾冉也曾因“清华学子卖水果”的报道而火及一时。

果酷创始人贾冉

果酷创始人贾冉

贵贱在自身,这个短语用在贾冉身上恰到好处。创业两年后,果酷实现了千万元的年销售额;2016年,其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2017年,果酷定了个小目标,先卖它一个亿实现业绩翻倍。

贾冉承认,这组数字对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商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亮点。不过,在这组数字的背后,承载的是果酷2016年的盈利。

虽然在贾冉的眼里,赚钱是商业中一个非常明确的本质,但放在当前中国生鲜电商的语境下,实现盈亏平衡已经难能可贵了,调查显示,4000余生鲜电商,只有4%达到这种程度,而能达到盈利更为难得,它仅占1%,连本来生活这种体量的生鲜电商,都要把盈利排到2018年。

果酷创始人、CEO贾冉向亿邦动力网表示,能做到盈利,正是由于果酷对B2B事业的认识和定位。虽然和零售同是水果买卖,2B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

B2B生意,需要有情报能力

果酷创建于2010年,公司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2C的定位转向2B;2015年开始布局O2O;2016年下半年清理完门店,开始专心回归B2B。

7年来,贾冉在不断思考,果酷的定位到底是C还是B,是否做B就不能兼顾C了?“你会发现两者整个业务架构和价值观全都是不一样的,很难去兼顾。能同时做,但是必然难以做好。”

贾冉向亿邦动力网分析到,首先,人员配比是完全不同的,B端所需求的是更踏实工作的员工,而C端则可能更注重个人的灵活性;其次,B端更注重单次体验,C端更注重量和规模;第三,对于B端客户,产品安全好吃是首位,品牌是次要的,而C端更注重品牌效应。

除需要思考B2B和B2C的差异外,更重要的是对B2B本身进行理解。对于B2B这个词的含义,一般的解释是Business-to-Business,贾冉认为,应当改为Business people-to-Business people,是基于一种人对人的关系。简单来说,即B端的决策者和使用者不一样,在谈业务的时候,不只是需要满足公司员工的需求,还需要“拿下”这位决策者。

当然仅考虑到这一点也是不够的。“如果把单纯的谈企业客户理解为B2B,还是太初级了。”贾冉向亿邦动力网表示,谈B2B生意的难出在于,除了上述的员工需求和决策者这两条线外,还有更多的考量。

以果酷的业务为例,其需要交谈的决策者并非单人,而是多个业务线的负责人。人事、行政、采购、财务等若干条线都需要去沟通,但往往他们的意见会千差万别,如何整合意见,在几条线中达成一种统一,是B2B业务的症结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B2B销售做不好的原因,在这背后需要有多线收集情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灵活的柔性供应链。”

实干也无法解决的瓶颈

如前文所述,B2B业务需要的是踏实的员工,但同时更需要能够处理各种情况的柔性供应链。这就意味着,要通过组织的架构来调和这种关系。

全员销售,这是贾冉的处理方式。其介绍到,在公司架构上,果酷是按照中共的体系来搭建的,有“司令”、“政委”、“参谋”这几个职位。但不管是任何职位,都需要和业绩挂钩,业绩奖励时,实行全员奖励。在管理模式上,不使用KPI或者是OKR,而是自下而上设定目标,当然也有公司文化进行“约束”,贾冉称为“与优秀并肩”,下面有两条线:目标驱动;领导思想。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果酷实现了其公司团队24小时的运转,这样,能够及时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反馈。比如用户需要过生日,客情团队就需要准备生日礼物;用户晚上12点下单,团队就需要通宵生产。

贾冉向亿邦动力网表示,为了维持客情,保障单次的体验,果酷的团队做过许多奇葩的事,为用户买过羽毛球拍、选过房间、订过车,办过年会,很多想到想不到的都做过了,而其背后依赖的正是这种柔性的供应链。

不过,虽然公司的骨架已经搭建完备,果酷也在正常运作,但也有问题伴生。第一,果酷的B2B业务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阶梯式增长。即营收是建立在谈好客户的前提下,在谈客户的这段时间,果酷的营收处于静止状态;第二,果酷做到5000万的营收后,贾冉发现很难再实现年翻倍的增长量,但自己也难以找到症结所在。所以,贾冉也在思考一套新的方式。

换个思路,做品牌

2017年以前,果酷网的主要业务是经营“果酷”这个品牌,果切是其核心部分,此外还有果汁、整果等。而从2017年开始,“果酷”将真正蜕变为一个品牌名,贾冉定义其为“产品公司”。

和消费者的直接感触稍有差距,贾冉并不认为果酷是一个生鲜公司。“我前几年已经游离在边缘外了,因为我觉得生鲜这事其实就不靠谱。”在参观了一个生鲜B2C的仓库之后,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很大的仓库,里面有几百员工,其中大部分没事干。”

贾冉进一步向亿邦动力网解释,这么多员工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一次大促活动。由于大促人手吃紧,只能提前准备,但如果平时将其解散,在大促时候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如此反复的结果就是:一直养人。“大促很难挣钱的,而平时人员成本又太高”,考虑到果酷做大之后可能也会走上这样的路,贾冉深悟,“这个事没法做。”

其实归因人尽皆知:生鲜非标性,但是没法解决,而上述的状况,其实只是生鲜问题的冰山一角。(难以解决的原因,可以参考亿邦动力网的一篇文章《逆流前行 这个生鲜B2B开了一家零售店》)

不同于传统生鲜的线下店,标准化的产品是生鲜电商最迫切的需求。在生鲜线下店里,消费者可以挑选水果,如永辉这样的商超,还会将水果按品质进行分层摆放,每天根据卖货的不同情况调节价格,如此一来,从好果到次果都有受众,大幅降低了这部分损耗。这点电商却做不到,由于消费者失去了“挑选”这一动作,生鲜电商送出去的必须是一级果,才能保证一定的复购率、满意度等,而每次进货中出现的次果,就需要其自行挑出,并承担这部分损耗。在上述的案例中,员工们的职责就是挑捡次果,因为来货不标准。

贾冉向亿邦动力网表示,每批来的水果都不一样,残品率问题非常严重,这就需要加入“捡”这个动作。单箱无关紧要,但是几万箱的进货量,其带来的损耗是不可预估的。部分生鲜电商对外公布的这种损耗率是20%,但实际上要高得多。

“从目前来看,任何前端努力都是无用功,在短期内是难以奏效的,因为电商发展太快,从PC到移动,从B2C到O2O,现在又到了B2B,其技术、获客手段一直在变,难以预估。但如果长期来看,他们能撑到上游完成,还是可以的。”当然也有可行之路。贾冉的方案是,往上游布局,投资冷链、气调库,或者是涉足产地,投入到智慧农业中,这样其收益能长达10年或者更久,不过如此重的模式需要大量资金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心。

虽然有部分生鲜电商已经做到了翘楚,不过贾冉认为,其只是在生鲜行业平均利润下的突出,个体可以稍高于行业,但仍然有限,难以逃脱这个行业目前整体利润低的泥淖。

“大概五六年,生鲜电商行业将迎来一次爆发期,此前还是不要做了。”贾冉笑道。

看到了这种种状况,贾冉已经不愿再将果酷定位为生鲜,未来的发展,果酷希望褪去生鲜的外衣,退居后端,成为一个品牌,孵化产品,将生鲜通过加工变成标品,以释放损耗的压力。除现在的主线果切外,果酷还会扩充水果茶、罐头、冰棍等等可能的水果产品线。贾冉向亿邦动力网表示,今年,果酷会面向市场招募代理商,发展多种渠道,将果酷这个品牌的产品销售出去。

不过,这不代表果酷会放弃自己的前端销售。果酷于2016年下半年建立了一个新的品牌“有橙”,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发展B端的团餐业务来补充企业消费场景,扩大产品战略纵深,这也是果酷寻找到的另一条增长之路。此外,他还透露了四个字:智慧团餐。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