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走进麦当劳:把AI转化成真正可用的生产力

虎嗅智库服务 2025/07/18 14:58

当多数企业仍在争论AI是“技术神话”还是“落地陷阱”时,麦当劳中国—这家拥有超7000家门店的快餐巨头,走出了一条相对清晰的路径:从实际业务出发,把AI融合进用户、门店、总部和之间的每个细节,切实提升效率和顾客体验。

7月23日,虎嗅智库携手阿里巴巴瓴羊、阿里云,走进麦当劳(中国)上海总部,探索在复杂庞大如麦当劳这样的业务体系中,如何将AI一步步转化为真正可用的生产力。

麦当劳的AI落地:聚焦三大核心场景

麦当劳的AI应用已深度融入业务,聚焦顾客、门店与企业三大核心业务场景落地:

面向顾客,无论是今年5月麦当劳刚与蔚来汽车合作推出车载语音点餐智能体;3月“派DAY”期间上线的对话式P.AI,还是更早开始在私域社群与用户积极互动的“麦麦种草官”、“麦麦服务官”背后,都是麦当劳用数字化和AI技术优化用户体验,以用户口碑推动良性增长循环的持续努力;

门店运营和管理中,麦当劳RGM BOSS系统帮助店长自动排班、管理库存;借助企微,客诉可直达门店经理,15分钟即能得到响应;同时面对每年约1000新店的开店节奏,麦当劳依托PMT开店管理系统,实现从选址到施工进度的全流程覆盖,将开店转化为标准化能力;

在供应链和上下游管理方面,麦当劳坚持以与供应商的‘三脚凳文化’为驱动,通过B2B平台不断强化与供应商的协同。2021年启动智慧供应链建设,2024年推出“一箱一码”数字化追踪系统,为每箱货品赋予专属“身份证”,显著提升对物流和库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访亮点:看总部“巨无霸魔方”、听CIO陈世宏实战分享

业务场景是AI落地的“表象”,组织文化、一线实战才是支撑AI落地的“里子”。本次参访还将带您深入了解麦当劳AI落地更核心的底层支撑:

总部“巨无霸魔方”:数据活了,文化近了

走进麦当劳上海总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实时刷新的全国汉堡销量大屏—这正是麦当劳数据驱动思维的最佳缩影。从智能选址、精准预测销量,到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和AI已深度融入麦当劳运营的每个环节,稳稳守住这家巨无霸企业的效率与人情味的平衡。在这里,服务包容的氛围与科技潮流的活力巧妙融合,让人沉浸其中。

“汉堡大学”:人才锻造厂

此次参访,我们还将深入了解麦当劳中国的领导力中枢—汉堡大学。这里每年系统化培养超万人的实战型人才,将“服务基因”与“数字思维”深度结合,持续锻造能落地AI应用的运营骨干,是麦当劳技术扎根的关键地基。

CIO陈世宏分享:如何让AI在麦当劳“跑起来”

麦当劳(中国)CIO 陈世宏也将系统复盘麦当劳数智化进程。自2020年加入麦当劳以来,陈世宏带领团队围绕顾客、门店和总部三大业务场景,搭建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将技术能力扎实嵌入日常运营。

“技术团队要泡在门店里,才能听见炮火声。” 陈世宏坚信,技术不是支持部门,它本身就是业务的一部分。在他看来,技术从来不是瓶颈,真正的挑战在于组织能否同步进化—这直接决定了AI能否落地生根、真正“跑起来”。

瓴羊与阿里云带来更多落地路径与方法论

当你并非身处餐饮行业,或者不是如麦当劳一样的巨头时,又该如何落地AI?

长期深耕企业级数据服务与AI落地实战的瓴羊副总裁甄日新将给出一些另外的解法。在此次参访中,他将分享“AI助力企业增长:企业级Agent应用实践”,聚焦数据调度、角色协同、决策参与等典型业务场景,结合实例,解析企业如何构建Agent系统、把控落地节奏、实现业务协同与增长驱动。

同时,瓴羊客服产品负责人张双颖将带来即将亮相的阿里巴巴首批企业级Agent,在客服场景应用的深度解读。

视角再从Agent应用转到AI大模型,阿里云上海解决方案总经理鲍远松也会从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出发,结合跨行业项目服务经验,分析当下产业落地的窗口,并分享模型“该不该上”“何时上”的判断标准,以及AI如何与现有系统打通、确保项目落地可控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两位嘉宾的分享均直指“如何干”,希望能够为更多寻求落地的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与经验。

文章来源:虎嗅智库服务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