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遇见小面如何用AI激活门店?

虎嗅智库服务 2025/07/14 15:19

连锁门店出餐品质标准化管控的难题日益凸显,餐饮企业如何通过AI技术实现品控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优化?进而激活门店的自驱力,推动整个企业的降本增效?

本期502线上研讨会,我们请来了“大鲸榜 | 消费零售GenAI最强落地案例”入选企业——遇见小面的CTO马松岩先生,带来他们的解决办法和落地实践经验。

会上,马松岩主要分享了小面公司如何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明确核心痛点、保持战略定力、逐步实施AI项目,最终成功实现全国400家门店的智能品控系统部署,并展望未来AI在餐饮行业的应用潜力,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

以下为本次线上活动的精华摘要:

对AI有技术焦虑,但要保持战略定力

AI技术发展迅速,抖音等平台无形中营造了紧迫氛围,尤其是对技术人员而言,容易陷入“技术焦虑”。

遇见小面公司在OpenAI火起来时虽紧盯着AI领域,但直到去年9月才真正明确方向并采取行动。马松岩强调“先发优势”在AI领域并不明显,因为变化太快,今天领先可能明天就被取代。因此,团队选择“让子弹飞一会儿”,冷静观察后再行动。

AI实施的核心原则

明确核心痛点:做AI必须基于现有业务需求,而非为了AI创造需求,即“业务AI化”而非“AI业务化”。

保持冷静头脑:避免盲目跟随同行或大厂,结合自身能力制定策略。在未想清楚前,可以先学习他人经验,但需带着思考去学习,避免走弯路。

从低风险业务入手:中小企业应优先选择幻觉容忍度高的业务(如对精准度要求较低的场景),降低初期难度和失败风险。

小步快跑: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大规模项目,而是从现有业务逻辑切入,进行微改造,逐步尝到甜头,提升团队对AI的认知和体感。

确保首战胜利:首个AI项目至关重要,哪怕只是小胜利,也要让团队和公司对AI充满信心。

首个AI项目选择品控业务线的原因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是第一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品牌一落千丈。

传统稽查方式的局限性:随着门店数量增加,传统依赖人力的稽查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门店数与管理难度呈指数级上升,而人力增长却是线性的,导致资源与发展错配。

数字化的短板:传统数字化手段只能解决空间、标准化和效 率问题,但无法摆脱人力瓶颈。

AI的优势:AI能替代人眼读图,通过训练模型实现菜品识别和实时推理,单张图片推理实现毫秒级,且比人更客观。此外,AI可实现100%覆盖检查,解决了人工抽检带来的侥幸心理。

自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

放弃供应商合作:最初计划与供应商合作,但因成本高、产品化限制多、后续扩展困难等原因放弃。

自研的技术基础:团队发现视觉识别技术生态成熟,且公司已有三年自研数字化基建体系,包括三大中台和边缘计算设备,为项目提供了坚实基础。

实施过程:技术开发仅用一个多月,但推广节奏放慢至3-4个月,完成全国400家门店部署。

硬件与算法:使用普通可变焦摄像头(几百元)和边缘盒子,基于开源算法框架(如YOLO和OPENCV)进行图像分割和目标检测。

实施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训练数据采集:初期数据采集困难,采用边收集边训练的方式,逐步提升模型准确度。

门店差异:出餐口拍摄角度、高度和灯光问题通过调整参数和使用薄膜打散光线解决。

网络环境差:部分门店网络质量差,通过前置小模型进行边缘计算预处理,降低带宽占用。

项目的意义与成果

全面覆盖:上线一个月后,全国400家门店实现菜品品质全面覆盖,标红数据显示产品品质和出餐速度显著提升。

实时检查:实现100%实时检查,极大提升了管理体系效率。

数据决策支持:实时反馈数据降低了总部决策和管理难度。

轻量级模型优化:为后续规模化发展扫清障碍,同时复用了数字化基建体系和边缘计算设备。

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核心价值出发:数字化转型不是炫技,项目上线后必须能实实在在帮助企业。

业务方深度参与:由业务方主导项目,减少摩擦成本,确保一线痛点被解决。

重视数字化基建:高质量数据和稳固的数字化底座是上层应用的基础,前期投入可降低试错成本。

阶段性正向反馈:采用MVP思维,先尝到甜头再持续完善,增强团队信心。

未来展望

智能巡店:将更多检查指标纳入智能巡店体系,如桌椅摆放、POP物料、员工仪容仪表等。

舆情监控:利用AI梳理海量评价,形成决策数据并路由至各业务部门。

多模态AI中台:建设多模态AI中台,支撑大量模型训练场景,降低训练成本。

智慧门店:打造全门店感知体系,结合AIOT,提升用户体感和运营效率。

中餐标准化:探索自动化生产线,通过AI精准化微调用户口味,满足个性化需求。

外卖配送革新:低空经济可能缩短配送时效,解决面坨等问题。

文章来源:虎嗅智库服务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