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阿里云上市 会成为云行业的一个新转折点吗?

海城 2023/06/09 09:54

【编者按】数字化服务商一直以来都是电商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但又因过于熟悉而被忽视。我们似乎不该忘记,电商每一次迭代和进化,数字化都充当了技术先驱与应用场景的搭建者。我们认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未来商业,数字化的价值不可或缺。为了更详细的展现电商的面貌与能力,亿邦动力特别推出数字化实战案例。通过每一期的案例拆解,为电商从业者找到最为实用的行业级解决方案。并在每一次的创新应用中,找到一丝未来的曙光。

阿里云创立至今最重大的变革信号,自今年以来持续释放。如果将这些信号概括成关键词,它们包括“组织变革、大模型、大降价、王坚回归、上市计划”。这些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阿里云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之时,它们共同组成了富有想象力的新故事:阿里云的上市,将成为云行业的一个新转折点。

借助上市,阿里云将进一步深入到国内不同行业的上云、用云进程中,也将重塑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系的其它云服务商如腾讯云、京东云,同样可能会推出上市计划,届时,“电信运营商云+互联网云”将成为新的组合,这会在国内云服务市场上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01阿里云的新故事

今年以来,阿里云动作频频。3 月 28 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这被认为是“阿里巴巴 24 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根据这一方案,阿里云作为六大业务集团之一,将成立董事会,实行 CEO 负责制,“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而在这一重大调整之后,阿里云就在 4 月 11 日举办的阿里云峰会上推出了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张勇认为,“面向 AI 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阿里云会将 AI 基础设施和大模型能力向所有企业开放。”紧接着,在 4 月 26 日,阿里云在 2023 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降价,其中部分产品降价幅度高达 50%。

正当外界对上述消息众说纷纭的时候,阿里云在五月又接连爆出两则重磅消息:十年前卸任的阿里云总裁王坚将以全新的身份重新加入阿里云;未来 12 个月,阿里云将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

这些动向,每一个都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如果将这些消息串联起来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形成了一个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思路的消息“闭环”:以组织变革始,以确定上市终。

这体现出阿里云为了能够更独立面向市场,进一步缩小与微软、亚马逊的差距,进而成为世界级企业,必须要有全新的商业思路和逻辑。这其中,上市是手段,大模型、大降价、王坚回归是推手,以此为契机,持续强化业务战略,不断优化组织和运营,才能写出更加动人的阿里云新故事。

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业务版块中,阿里云显得十分特殊。

与其它基于消费互联网的业务版块不同,阿里云在客户群体、客户特征、商业模式、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可谓是阿里巴巴整体业务的技术基础和支柱,一直都被集团层面寄予厚望。2022 年底,阿里云高层变动,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兼任阿里云总裁,加上王坚的回归,足见阿里云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重要程度。

对于王坚回归阿里云,科技评论人士王如晨对牛透社表示,阿里云创始人是个无法逾越的象征符号,有利于重振士气与信心。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是个战略家和与组织体系架构师,有着出色的感召力,也能把控方向。同时,王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身份,包括公共言论,尤其有利于政企等关键行业的渗透,这一身份也有利于阿里云的品牌重塑。从组织力与领导力方面来看,王坚能够局部补充逍遥子技术和工程背景的缺失。此外,王坚的回归,也能够成为阿里云 IPO 周期的“门面妆点”,有助于优化治理结构。

从市场地位和营收来看,阿里云无疑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研究与咨询机构 Gartner 发布的 2022 年全球云计算 IaaS 市场排名显示,阿里云全球排名第三,亚太市场排名第一。Canalys 中国云计算市场调研报告数据则显示,2022 年,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占比达 36%。财报显示,阿里云在 2023 财年总收入为 772.03 亿元,经调整 EBITA 利润为 14.22 亿元,同比增长 24%,连续两年实现盈利,是国内唯一实现连续盈利的云服务商。

早在几年前,高盛对阿里云的估值就已超过千亿美元。按照张勇的说法,阿里云是从一个阿里巴巴里延伸出的另外一个阿里巴巴,无论此言是否夸张,以阿里云如今的规模,可以想见的是,身为阿里巴巴分拆最彻底的业务板块,阿里云越是独立,发展得就越快。一旦成功上市,阿里云将会提供一个全球范围内云服务商发展路径的全新样本案例。

02第二增长曲线

在接受牛透社的采访时,多位业界人士均认为,大降价和大模型是为阿里云的上市“打前站”,不能简单将阿里云掀起的大降价看作是又一次价格战。与此前的降价不同的是,此次史无前例的大降价,与阿里云的“第二增长曲线”AI 业务息息相关,这也是阿里云上市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AI 成为了阿里云最重要的关键词,阿里云将其视为新的业务驱动力,特别是去年以来 ChatGPT 的火爆,与之相关的大模型产业,给予了云计算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云智一体”已成行业共识。在阿里云看来,数字化只是产业基础,智能化才是行业方向,如何实现“让算力更普惠,让 AI 更普及”这两件阿里云最看重的事情,大模型提供了标准答案。

早在 2019 年,阿里就开始了大模型的研发,目前已形成了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平台即服务 (PaaS) 和模型即服务 (MaaS) 三层架构。在今年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不仅推出“通义千问”大模型,而且阿里旗下所有应用都将接入“通义千问”。据阿里云 CTO 周靖人介绍,未来在阿里云上,每个企业既可以调用“通义千问”的全部能力,也可以结合企业的行业知识和应用场景,训练自己的企业大模型。

阿里云向外界描摹了一幅非常打动人的景象,但大模型的构建绝非易事。在与牛透社的交流中,有业内人士表示,大模型实际上经过了多年的研发和训练,如今的大模型涵盖算力、算法、网络、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诸多领域,这需要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支撑,需要 AI 和云计算的深度融合,而这正是阿里云此番大降价的逻辑所在。

一方面,虽然国内云行业发展速度快,但云计算渗透率相较全球水平仍存在差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上云率仅有 30%,增长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对于已上云的企业而言,由于技术架构的变化和应用场景的增加,对于云的要求,较以往变得更多更细,随着国内云计算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 AI 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上云企业对于算力、存储的需求将前所未有。

而阿里云通过降价手段,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云计算在不同行业的渗透率,扩展用户的群体、规模和黏性,而且可以通过普及算力,驱动非互联网行业从简单上云到深度用云。同时,阿里云希望此番基于公有云的大降价,能够引导更多客户采用公有云的服务模式,这会迈向一个良性循环:

阿里云通过门槛更低的算力资源扩大云服务规模,企业客户数据量级的增加,让基于公有云的大模型和专属模型得到更多更好的训练,伴随着大模型的日渐成熟,又反过来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夯实阿里云在云、AI、大模型领域的优势地位,也为阿里云的上市添加了更充足的底气。

03联手中国移动?

但阿里云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牛透社在浏览阿里云五年来的财报数据时看到,阿里云五年来的营收增速不断下降,这与政策、产业新形势下,国内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呈现出的新变化有关。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云业务,正在不断攻城略地,有后来居上之势。

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 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 (2022 下半年) 跟踪》显示,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云,以 10.3% 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上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云和华为云。

从收入增速上看,三大运营商与阿里云等互联网系云服务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22 年,天翼云实现收入 579 亿元,同比增长 107.5%;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云实现收入 503 亿元,同比增长 108.1%;中国联通旗下的联通云实现收入 361 亿元,同比增长 121%。

今年 4 月,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及,2023 年,天翼云的目标收入为千亿元。而在中国移动召开的 2023 年移动云大会上,移动云能力中心总经理吴世俊称,未来三年,移动云力争突破年营收 1500 亿元。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的营收规模将开始超越阿里云。

“电信运营商的角色定位、行业属性和资源渠道,让他们在云服务市场上,特别是在政企市场上占有很大优势。”有业界专家向牛透社这样分析。目前,云服务的“下半场”也已进入深水区,政务机构、央企国企是用云的主力。在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主旋律的背景下,有着信创、安全可信、自主可控、自主创新标签的三大运营商,自然会成为政企客户的首选,有些行业甚至设置了准入门槛。

因此,“近年来国内的政企大单,绝大部分都是由电信运营商获得的,他们在政企市场上的影响力,远非互联网企业可比。”

不过,上市对于阿里云的政企业务而言,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张勇在给阿里云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到,阿里云“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外部战略投资能够为阿里云带来技术、市场、渠道等新资源,产生协同效应,这给了外界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牛透社的采访中,多位业界人士认为,电信运营商入股阿里云的可能性很大。

艾媒咨询 CEO 张毅在接受牛透社采访时认为,阿里云未来将向信创产业方向发展,这需要引入国资或者央企背景的战略资本进入,“电信运营商有可能会成为阿里云的投资方,不过是一家运营商入股,还是三家都入股,这对阿里云来说完全不同。”

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云服务中,中国移动发力时间较晚,2019 年开始,中国移动将云服务作为战略性基础业务,开始在市场上发起猛攻。上述业界专家表示,比起中国电信的天翼云,移动云的知名度相对低一些,“他们迫切想追赶上天翼云,这才是移动云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要实现未来三年突破年营收 1500 亿元的目标,移动云这几年的营收增速需要持续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上。在这个过程中,与互联网系云服务商进一步联手实现双赢,是很有可能的。”

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也告诉牛透社,如果运营商入股,中国移动入股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中国联通和腾讯已经成立与云计算有关的合资公司“抱团取暖”,中国电信与华为云渊源非常深,相较而言,中国移动的移动云与阿里云的合作就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04构建新型关系

在此基础上,阿里云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关系也会进一步出现变化。

2020 年,我国提出 “新基建” 战略,将云、网络、算力视为重要基础设施,加速各行各业实现上云等数字化进程。

2021 年开始,国家及地方 “十四五” 发展规划纷纷出台,云计算作为规划中的重点产业,担负着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任,而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重点不断向云业务倾斜,身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加上有着网络、数据、技术等天然基因,将从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信证券今年发布的《通信运营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三大运营商有着覆盖全国的 4G/5G 和宽带网络,以及占据国内 50% 以上的 IDC,有着带宽成本优势和 IDC 成本优势。

基于云网资源,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加快推进云网融合,向社会统一提供算力及网络资源。除政企资源外,这些同样是电信运营商云业务的差异化优势。

“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各有优势,在云计算市场上一直是竞合关系”,上述业界专家表示,包括阿里云在内的互联网云服务商旗下的很多数据中心,都是从电信运营商这里租赁的,每年需要向运营商支付高达百亿元的带宽费用。

为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电信运营商近年来也开始打造 PaaS 和 SaaS 产品,这对技术能力的要求很高,囿于技术上的局限,电信运营商拿到的政企大单会分包给互联网系云服务商,“但如果电信运营商入股阿里云,双方的关系将与现在不同,合作将大于竞争。”

分析认为,如果中国移动入股阿里云,双方要比一般意义上的战略合作更加深入,二者的关系将变为“战略投资+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生态共建”。

首先,中国移动和阿里云能够共同深入到国内政企市场获得大单,面对行业客户,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移动提供算力、网络、人力、运营、服务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

第二,阿里云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得到中国移动的加持,而中国移动在 PaaS+SaaS 平台层面的建设,也能够得到阿里云的助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数据库、AI、算力调度等平台,中国移动面向政务、金融、物流等不同行业的 SaaS 产品,无论在功能上还是体量上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随着云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双方在 AI、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会有更多机遇,将树立更多行业标杆案例。

马继华告诉牛透社,未来,运营商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在云计算方面可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共同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可以在政企业务方面发挥作用,提升数字政府和数字化企业的运营效率。因为政务领域的特殊性,是有可能基于数字政府平台打造更加安全的行业大模型的。”

同时,电信运营商会与互联网科技云公司一起构建更稳健的云网一体的数字化时代基础设施,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更加融合发展。

此外,多位业界人士认为,受阿里云上市影响,互联网系其它云服务商也将启动上市计划。张毅就认为,阿里云之后,腾讯云、京东云都有可能分拆上市,目前京东旗下一些业务版块的拆分上市条件已非常成熟,京东云分拆上市的可能性要高于腾讯云。

业界专家分析,届时国内的云服务市场将会有新的变化,“电信运营商云+互联网云” 这样的组合会成为主流,中小云服务商的生存会更加艰难。

文章来源:牛透社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