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摩拜与ofo获得资本投资开始,至今共享单车市场已经有多家实力型企业跟进。在盈利模式和市场教育都未成熟的情况下,如此多的资本重金押注,不禁使人担忧共享单车未来是否能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提供了一种交通出行行业外的解读视角,基于共享单车项目的内核与未来进行了分析。
【关于作者】本文作者湛广,长期热衷于互联网创业、电商、品牌发展观察。
滴滴与Uber合并之后,战斗仍在继续。Uber前高管王晓峰创立摩拜单车,滴滴投资ofo单车,双方在共享单车领域宣布开战。然而,这并非他们的专属战场,还有更多选手陆续加入,比如小鸣单车试图三分天下,而中路集团也宣布携老永久自行车参战,另一家叫做CCbike的也突然杀将出来。数十家风投机构早已出手,纷纷在看好的选手身上下注,一时间风雨欲来风满楼,吃瓜群众纷纷搬凳子围观。
当然,围观群众不全都是看热闹的,也有人关心后面剧情的进展:这个项目怎么就突然变成了“现象级”的资本狂欢?市场容量有多大?怎么实现盈利?要烧多少钱?未来竞争是怎样的格局?投资风险有多大?谁最可能一统天下?
面对诸多疑惑,许多看客期待着参战的资本大佬们做一下剧透。然而,大佬们除了为自己所投的选手用尽溢美之词之外,对于项目未来的看法也是云里雾里,语焉不详。未来,共享单车之战真的是一个迷局吗?本文尝试做一拆解。
一、性质:GBF火箭式项目与独角兽理想
共享单车在短短几个月内急剧升温与白热化,跟滴滴与Uber、美团、饿了么类似,成为典型的GBF(Grow Big Fast)火箭式项目,这是源自硅谷的主流玩法,它有如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大量的资本一哄而上,接力投入充当燃料。10月7日,小鸣单车宣布完成一亿人民币A轮融资,领投方为运动单车品牌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10月10日,ofo宣布完成了1.3亿美元C轮融资,其中包括两周前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C1轮战略投资及新宣布的C2轮融资。C2轮融资由美国对冲基金Coatue、小米、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俄罗斯投资人YuriMilner、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等机构跟投。10月13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腾讯、红杉资本、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等多家投资机构。此轮融资也得到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投资。
(二)唯一的目标是“做大做快”,而非“做大做强”。也就是说,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未来的格局与版图也是模糊的,但是大家坚信它前景美好无比,持续不断砸钱争夺第一就行了。在这场共享单车的市场大战中,每个创业者都说项目前景很美好,肯定成为独角兽,肯定能上市。随着资本砸多了,也许就真的梦想成真了。
(三)“一将功成万骨枯”,要么摘取桂冠,要么灰飞烟灭,没有退路,没有其他选择。成为王者需要三个关键条件:一是融资能力最强,获得最多的资本支持;二是管理运营水平最高,能将短时间内拼凑的乌合之众变成纪律严明、攻防得当、勇猛顽强的罗马军团;三是速度最快,率先夺取绝对市场领导地位。
二、容量:市场到底能做多大?
GBF项目一定要在一个巨大的市场中玩才有意义。根据智研咨询发布报告,我国自行车保有量达到4.5亿辆,而十年前为4.87亿辆,整体而言是缓慢下降的趋势。2015年中国自行车产量8026万辆,其中出口5781万辆,剩下的2245万辆为国内消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400亿元左右。当然,共享单车所做的市场并非原有市场,而是针对以公交和地铁为日常主要交通工具的上班一族,在最后一公里接驳所用。因此,这个新市场不能参考老市场。
首先,看目标人群总数。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5个一线城和8个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需要用到公共交通的上班族的总人数为1亿左右;如果算上15个中等发达二线城市,则使用公共交通的上班人群大约1.5亿左右。
其次,看使用频次。目前在各地政府推动下,全国已经投放智能自行车100万辆左右,各地使用频次不尽相同,苏州每辆车每天使用频次4次,南京6次,上海宝山7次。另外,根据ofo校园单车的公布的数据,7万辆车,每日订单50万单,使用频次也是7次左右。考虑到摩拜和ofo属于无桩自行车,使用更加方便,理想的频次可以达到10次以上。
第三,计算市场容量。根据以上数据,假设60%的目标人群有用到共享单车的需求,平均每人每天需求为2次,那么共计每天有1.8亿次骑车需求,平均每辆车使用按照7次计算,共计需要投放2500万辆单车,这就相当于目前全国一年的自行车销售量。每天总消费金额1.8亿元,考虑节假日和双休日使用人数减少,还有雨雪恶劣天气无法使用,那么全年市场容量预计为500亿元左右。这只是理论值,实际上考虑到富矿理论(由于贫矿的边际成本急剧增高,我们只能开采富矿),大佬们能吃到嘴的蛋糕还要打个折,也就是实际上能够做到两三百亿的规模。
那么,2500万辆自行车总成本多少钱?ofo的车很便宜,270元/辆,如果全部包给ofo生产,需要67.5亿元的成本,如果考虑到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到50亿元左右;摩拜的新车成本降到了1000元以下,假设全部交给摩拜去生产,考虑规模效应,那么需要投入200亿左右。
综上所述,共享单车理论上的市场容量大约500亿元,实际上大约两三百亿,在国民消费领域,只能算一个小行业,因此必须要提高集中度,资本的意志必定是让一家独大。同时,假设要占领全部市场容量,那么自行车硬件一次性投入在50-200亿元之间,即便只占领10%的市场,投入门槛也不低。
三、盈利:如何构建盈利模型?
ofo号称在特定的校园小范围内实现了平衡,这个并无代表性。我们可以把成本和费用分解一下,可以大致预测共享单车的盈亏情况。
首先,看一辆单车的平均年收入R。R跟平均每日使用频次F(暂定7次为日常使用频率、每次收费1元)、全年有效出勤率A(考虑到节假日使用人群减少,以及雨雪等特殊情况不能使用,取值0.8)、有效在岗率P(考虑部分单车被停放在地库、小区内、偏僻位置而导致其他人无法使用,此项取值0.9)有关,有下面计算公式:R=F*A*P*365。
那么,一辆单车的全年收入R=7*0.9*0.8*365=1840元。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在投入规模不超过10万辆车的阶段,各项成本和费用结构:(一)单车生产成本,摩拜单车3000元按照4年分摊来计算,ofo单车成本低廉,按照1年摊销,即摩拜单车生产成本占比为41%,ofo单车成本占比为15%。(二)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本占比25%(前期较高,后期随着体量变大而摊低);(三)日常运营、维护与维修成本30%;(四)损毁与损耗10%(未来随着市民素质提升而降低);(五)市场费用占比10%;(六)管理费用20%;(七)财务费用0(主要是股权融资,暂时不计)……这些全部算上,成本与费用总和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0%~136%,也就是说营收无法抵消各项成本与费用,暂时无法做到盈亏平衡。
那么,未来是否因为规模经济性而实现盈利呢?这需要具体分析,生产成本占比、研发成本占比、损毁率等会降低,而其他管理运营成本没有太多的压缩空间。如果不考虑竞争对手挤压市场空间、导致投放车辆使用频次降低,那么随着规模做大,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的。
然而,单车业务本身的盈利状况,可能并不是风投关心的重点。共享单车收益=单车主营业务+延伸增值业务,大家关心的是延伸增值业务。这里就涉及下一个问题:如何做延伸业务?
四、延伸:如何构建平台生态?
《今日美国》杂志评选的全球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排名榜,杭州获得冠军。杭州8.2万辆公共自行车的免费使用率高达96%,因此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收益。杭州的玩法就是靠拍卖亭棚(即停车桩)广告来补贴运营,今年2月经过39轮竞价,主城区5年广告经营权总共拍出了2.2亿元的高价。显然,杭州公共自行车主要是靠广告收入来维持运营的。
风投进入共享单车的最大理由就是:要把单车作为一个流量入口,未来构建一个平台生态,这样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具体如何玩法,目前还没有谁尝试过,因此业务延伸和流量变现,也仅仅只是一个设想而已。但这不妨碍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广告业务。这是最简单的变现方式,由于摩拜和ofo都去掉了停车桩和停车棚,因此线下广告只能贴车身上?办假证的小广告倒是捷足先登了,这样会影响美观和用户体验。那么,就只能通过APP的线上流量来做广告变现了,大量的本地化精准流量,对于需要精准占领本地市场的商家来说,非常有价值。
(二)本地生活O2O平台。共享单车的流量,完全来自本地和同城,甚至可以精确到每一栋写字楼,因此,共享单车APP未来可以引入本地生活服务O2O业务,把食、住、行、游、购、娱统统装进去,比起美团、58同城之类,具有更加接地气的优势。
(三)本地社交平台。共享单车APP是真实可信的、可以打通同一个小区、同一个办公楼、同一个园区所有人群之间直接联接的平台,可以构建最接地气的本地化社区。唯一的问题是,你是否有需求去约一下隔壁公司的小鲜肉或小萝莉?
(四)本地征信数据与金融服务。将来共享单车有摄像和指纹采集功能(可能产生法律问题),配合身份证验证,确保了每一个用户的真实可信,也知道其生活圈、住址和公司,因此这样的人群征信大数据非常靠谱,为金融服务提供了信用保障,因此平台上可以开展P2P及各类消费贷款服务等。
五、竞争:如何在同质化搏杀中脱颖而出?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市场。对于滴滴、美团和饿了么这样的公司,他们团队最擅长的杀手锏就是价格战,大量烧钱补贴用户,从而快速占领市场。然后,对于共享单车这种每次1元钱的生意,价格战顿时没有用武之地,发红包补贴用户也不符合逻辑。因此,大家只能像当年美苏争霸一样,搞军备竞争!投资ofo的某大佬说,摩拜投放1辆,ofo可以投放10辆!这就有点像是暴发户的打法了。
如何在同质化中脱颖而出?这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要指望突然灵光闪现,憋个大招出来,打得对手满地找牙。
(一)将速成团队变成虎狼之师。所有的商业形态都可以速成,唯一团队建设难以速成。但是,对于GBF项目而言,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纠集一群乌合之众,经过高效培训、快速上手、科学管理、考核激励而变成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要应对这个挑战,关键是建立三个角色:1、拥有一个精神领袖,建立鼓舞人心的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领导力,激励团队成员心甘情愿地为组织目标而奋斗。2、拥有一支懂得从战略到执行的专家团队,谋人、谋事、谋布局,确保每一个战略决策都是最优解,保证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配置都是科学合理的,少交学费,少走弯路,避免战略性失误。3、拥有一群像“蓝血十杰”那样的职业化经理人,崇拜数字、信奉效率、强力执行,带领团队不断追求卓越。
(二)以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建立品牌忠诚度。看各家的产品,摩拜单车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选手。他们家的产品已经将共享单车做了重新定义,重新设计和重新开发,比如车身加固、防爆实心胎、GPS定位、扫码开锁等等,并且自建工厂来生产,与普通民用自行车形成很大差异。虽然摩拜单车为了应对人性弱点而不得不将单车做得笨重不堪,但这些都是可以逐步改进的,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其情怀和诚意。相比之下,ofo单车比较敷衍和潦草,跟普通单车没有什么区别,纯属玩模式、玩资本、抢市场的打法。当市场上单车投放足够多的时候,消费者会选择用脚投票,他们会选择更舒适、更便捷、更省力、更有科技含量、更能获得美好体验的产品。因此,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将决定品牌忠诚度和重复使用率,这是决胜未来的要素。
(三)以社交手段和公益大旗号召用户参与。共享单车要逐渐建立自己的粉丝群,培养一批热爱公益、热爱骑行、支持绿色出行的志愿者成为意见领袖,组成协会和社团,他们在线下热心于维护单车的秩序、阻止和反对故意损毁单车的行为、保障大家出行的权利;在线上的官方社交平台上,经常举行各类互动兴趣活动,增进彼此的交流和共鸣。品牌亲密度的建立,将强化共享单车APP作为流量入口的价值,同时降低项目维护成本。
(四)以提升运营效率取代比拼产品数量。共享单车的运营,不是将车辆扔到大街上就完事。提高运营效率,关键是五点:1、根据人群密度动态调节单车在空间上的投放数量。2、根据会员等级与阶梯定价调节高峰期运力分配。3、根据市场扩张计划提高产品生产与供应链响应速度。4、通过优化用户交互界面和流程提高售后与客服效率。5、通过分区规划与人力配置实现线下维护快速响应。
六、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有多大?
战斗打响到现在,所有参赛选手没有任何人露出败迹,而且更多的资本在继续涌入,那么此时入场的投资机构,风险究竟几何?
第一,这是一个需求客观存在的市场,并且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完全可以容纳一家独角兽公司的存在。因此,不大可能出现所有风投押注集体落空的情况。
第二,参赛选手数量不多,资本押注非常集中,这样可以让致力于成为独角兽的共享单车玩家脱颖而出,这跟滴滴和Uber情况类似,因此押注成功的概率比较大。不像当年的团购网站,上演千团大战,成功概率只有千分之一。
第三,共享单车有大量的实物资产投入,不像纯粹的互联网项目一旦失败就什么都不剩下。当行业发生合并与洗牌时,失败者仍旧具有被收购的价值,只是估值要大大缩水。
第四,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是估值过高后的接盘侠。共享单车的估值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单车本身业务规模;二是作为流量入口和生态平台的延伸增值业务。由于后者目前只是一个构想,有可能未来把线下布局做完了,才发现传说中的线上生态平台只是一个并不存在的需求,不痛不痒,不温不火,则原来的估值就显得过高了。
七、格局:未来将是怎样的行业格局?
未来的格局有如下几种可能。
(一)区域垄断,军阀割据。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区域饱和投入单车,让对手望而却步,从而形成区域垄断性优势。由于空间上的占领需要时间,因此大巨头来不及吃掉全国市场,就发现很多区域市场已经被其他对手瓜分完毕。最终,全国形成军阀割据的态势,各自为政,谁也消灭不了谁。
(二)市场分层,立体布局。根据城市层级不同,可以划分为一、二、三线市场。当一些巨头集中火力在含金量高的一线市场火拼时,还有一些对手会乘机占领二线市场。最终可能的局面是,一线市场和二线市场各有巨头,各自占据分层市场。
(三)一统江湖,一家独大。事实上,由于市场容量不大,前期资产投入重,无论军阀割据还是市场分层,都不是最佳结果。分散只会导致大家集体走向平庸,而资本也没有退路。因此,最终在资本的驱动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合并成一家巨型公司,共享单车之战宣告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为湛广先生给亿邦动力网的投稿,转载需注明出处。文中观点仅代表湛广先生本人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