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独家|码隆科技CEO:商品识别赋能整个供应链

亿邦动力网 2018/04/16 10:45

【亿邦原创】无人货架行业在2017年下半年迎来风口,50多家企业融资额近30亿元。风口来得也快去得也快,一些企业早已离场,一些企业把无人货架变成了智能货柜。

“无人货架风口过了,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码隆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鼎隆表示,他们生产一种用即插即用型智能摄像头,介入无人货架,变成智能货柜。他们不是货柜的生产者,而是智能零售的赋能者,通过“商品识别”技术赋能整个供应链。

对于一个摄像头每月收50元服务费问题,黄鼎隆称,他们不是做一锤子买卖,是凭借产品销量和可持续性盈利,并通过运营场景和需求,不断帮客户升级模型,但脱离场景就没有意义,这还需要跟客户紧密合作。

货损是无人货架最大难题

这两年,无人货架风口过后,不少企业已经掉队。

“无人货架主要问题是货损。”黄鼎隆说,无人货架确实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他有个缺陷,付费要靠人们的自觉,这就带来很多货损。最近无人货架开始出现智能扣费,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货损问题,但这些技术手段背后需要成本。

黄鼎隆称,目前,很多人号称在做智能货柜,但这些货柜的技术解决方案太复杂,比如可能要加RFID,或者高清摄像头,成本很高。

“这些成本跟货损的成本比究竟谁高?这笔账算得过来?”黄鼎隆说,这需要把技术方案不断减法,减到最简单,那就是一个摄像头,这就解决商品识别、自动结算的问题。

黄鼎隆解释,他们曾给大型超市做过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对一个货柜而言是几十个、几百个量级,但对大型超市SKU是几百万、几十万,顾客只要把商品放到购物车里面,通过一个摄像头就可以识别出购物车里面有什么商品。顾客可以任意堆放,任意的位置、角度有部分重叠也没关系,可以自动的去识别,然后核对你已经支付了,就可以直接离开超市,整个购物体验可以大大提升。

靠数量和可持续性盈利

“我们不是做一锤子买卖。”黄鼎隆说,他们把摄影头租给客户,每月收取50元服务费,主要靠摄像头的数量和可持续性来盈利。

黄鼎隆称,他们会通过运营场景和需求,不断帮客户升级模型,但脱离场景就没有意义,所以需要跟客户紧密合作。

黄鼎隆粗略估计,这比传统货柜节省成本,一台传统的机械性货柜成本是几万元,这还不包括硬件和运营成本,机械化是嵌入式,但他们只需几千元,“我们可以在很多场景落地,并不局限在办公室的无人货架。”

前不久,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中提到,2017年是无人零售的“元年”,就市场潜力来看,无人零售是块千亿级蛋糕。到2022年,无人零售的用户规模将达到2.4亿人,而这个数据在2017年仅为0.05亿,这5年间要翻48倍。在无人零售规模方面,报告预测2022年将达到9500亿元,是2017年100亿元的95倍。

“无人货架风口过了,对我们没什么影响,我们是针对整个无人零售,包括智能货柜,而无人货架只是之一。”黄鼎隆补充说。

人工智能落地需三五年

黄鼎隆曾说,2018年将会是人工智能应用实现突破的一年,也将是传统行业依靠智能之力实现突破的一年。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代表企业,码隆科技一直致力于用前沿科技技术助力传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探索更多商业可能。在2017年,码隆科技成功获得由软银中国领投的2.2亿元B轮融资,并在2017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走向世界。

黄鼎隆认为,人工智能在商业上落地,是当前整个行业得焦点。前几年,人工智能是在技术突破,未来三五年,是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的时候,但这需要综合能力,不但技术好,还需要产品商业运营和市场能力,拼的是综合能力。

作为中国第一家提出“商品识别”概念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码隆科技提供的人工智能商品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服装纺织、家具家居、零售、版权等行业,其核心产品ProductAI人工智能商品识别平台被市场认知为最好的人工智能商品识别产品。

黄鼎隆说,他们做了四年“商品识别”,看过太多商品,大数据已懂得举一反三,这就具有技术优势。未来发展方向,通过AI技术赋能,把“商品识别”赋能整个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设计、店展和导购等。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