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魏延安:走在菜市场看生鲜电商

魏延安 2017/11/28 13:00

很久没有去菜市场,星期六上午去了一下,蛮有感受。

首先,所有菜摊上微信和支付宝都普及了,首次扫码还有红包可领。如果不会弄,还有人现场辅导。照这样的节奏推广下去,只怕全中国人很快都不用现金啦!互联网+生活的节奏,比预想的快多了。为什么菜摊会乐此不疲地做支付工具的推广呢?有几条原因。首先是便捷,收钱找零钱总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收到大额面值的还担心假币,现在一切都解决了。其次,零头攒下了。过去买菜,十块八总要减到10块5才好算账,11块2则两毛钱只好舍去,现在有了支付工具,算多少是多少,零头一天攒下来也不少。第三,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几家支付工具在线下的推广都采取了优惠政策,商家也有甜头可赚。由此,线下的菜摊儿,其他的门店,支付宝、微信之类的“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样普及,也就不惊奇了。

菜品的展示也和过去有了一些变化。过去那种洗得又大又白的少了,原样子的菜多了,看来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升。比如莲藕,大多数都是原生态的,表面上有土,关节处还发黑,但是他们讲,这个绝对没有用硫磺熏白,最安全。为了验证他的莲藕里面很好,摊主还现场掰断让我们看。而卖菠菜的招牌上明显的标记是“绝对干菜”,说这些菠菜是从地里拔出来之后直接摆到了摊上,没有在什么河水里洗过,更没有喷水保鲜,最放心。

不仅仅如此,为了让消费者更加相信这种原生态,卖蘑菇的把蘑菇棒都搬来了,现场可以采下来。加工辣椒面儿的,是现场粉碎,现场用碾子碾好,不添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做豆腐的干脆直面示人,整个加工过程都可以看。

消费者对菜市场的品牌也重视起来。市场里卖肉的有好几家,但是本香专卖店里人最多,还需要排队。他家的肉要比外面的贵一些,但来这里的人,似乎没有问价格的。显然,稍微贵一点,但是品质好一些,店面的环境干净一些,服务的态度好一点,大家是愿意多花一点钱。到了今天,当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品质品牌就很重要。

看罢菜市场,感觉对目前还在跌跌撞撞的生鲜电商,有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在破解体验感的问题上做好文章。菜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直观,现场看,现场尝,现场比较,与生鲜电商在网上对比一堆图片的感受,那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盒马生鲜能火爆,一些O2O电商受到热捧,充分证明,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是未来的方向。

其次,网上的营销理念需要改进。在网上购买生鲜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也基本上是没有见过农业生产,或者不知道真实农产品模样的大白。于是,生鲜电商在网上的产品展示和宣传推广,基本套用工业品的套路,使劲儿地做美工,使劲儿的打鸡血,但是生鲜电商的本来面目并不是这样,从而导致美工越美,体验越差,评价越低。我曾经不止在一个场合打过比方,真实的生鲜农产品就是你们家卸妆以后的媳妇儿,而不是别人家浓妆艳抹的小妹。看来,生鲜电商还在一个劲儿的做美图显得就落后啦,更容易带来体验上的偏差。建议做生鲜电商运营的人,好好去菜市场学习一下。

第三,努力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农产品的安全一直是中国消费者的心病,吹得十分离谱的各类有机认证绿色食品满天飞,而各类农产品安全事件照样层出不穷。为了让消费者相信,我们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使劲儿地在做认证,却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消费者如果不能从内心来相信你,那么任何物理的认证也都是白搭。必须要传播更多农产品真实的声音,把农产品是怎么种出来的怎么养出来的,原原本本告诉大家,不要让更多人对农产品在花里胡哨的宣传下,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要让城里的消费者接受我们农产品不完美。这一点,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加工的生鲜原产品而言,尤其重要。

第四,连菜市场都开始玩品质消费了,我们的生鲜电商还能继续搞低价营销吗?曾经以来,为了迅速抢占市场,生鲜电商开展了无数次的打爆款和优惠大促活动,将许多原本价格并不低的农产品,在网上以极低的价格促销,导致消费者对真实的农产品价格产生了心理上的偏差。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害人害己的、后患无穷的低劣做法。当曾经便宜低廉的菜市场都已经开始讲究一分价钱一分货,讲品牌品质的时候,生鲜电商还不能觉醒吗?是时候改变了。

大概在前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摒弃农产品电商的傲慢与偏见》,主要观点是电商在农产品面前,不要盲目自大,表现出无知的傲慢;而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也不要对电商有任何的偏见,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先进之处;两者最终要互取短长,走向融合。今天,这种趋势更加明确了。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