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京东发布电商精准扶贫年度报告 生鲜占比21%

亿邦动力网 2017/07/28 17:47

【亿邦原创】7月28日消息,据亿邦动力网获悉,昨日“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2017京东电商精准扶贫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从2016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2季度,京东电商平台公共扶持注册地来自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商户6003家,帮助贫困县销售商品153亿元,平均季度复合增长率为26.5%,同比增幅最高达200%;农特产品的线上销售已覆盖136个三级品类,在售商品种类达283万种。

为了进一步了解来自贫困区县农特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更多细节,报告重点选取了112件销售单品(SKU)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这些典型农特产单品的销售地区,消费者画像及用户评价等,以期更加充分地勾勒出贫困地区未来开展电商扶贫的目标和方向。

中传—京东大数据显示,贫困县农特产商品在京东平台销售规模增长迅猛。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京东在全国多省区推动特产馆的快速建设,自2016年第4季度开始,京东平台贫困县农特产商品销售额大幅提升。2017第1季度与2016年第1季度相比同比增长158%;2017年第2季度与2016年第2季度相比同比增长156%。截止2017年6月底,京东平台上共开设109个贫困地区特产馆,成为贫困县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通道。

中传—京东大数据显示,从贫困县农特产商品地域销售数据来看,订单量占比较高的产品品类集中在米面杂粮、肉干肉脯、水果、零食等食品类商品,农特产商品消费地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成都、天津等二线城市。其中,北京是主要消费城市,农特产品的品类最为多样,规模最大。农特产商品的销售半径超过500公里,突破了传统线下零售模式200公里的销售半径。

从农特产品销售省份数据来看,北京、重庆、广东、安徽、上海、湖北所占销售额的比例最高,是对消费扶贫贡献最多的省份,也是贫困县农特产品的主要销售地。这些省份充分发挥了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覆盖范围大,覆盖消费人群广。

凭借米面杂粮与水果特产,部分贫困县已逐渐积累出品牌效应。以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为例,该县米面杂粮的上行销售积累了一定人气,有效释放了贫困地区的特产优势,受到了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关注,产品远销至广州、深圳等地。

中传—京东大数据显示,2016年贫困县农特产品用户数较2015年增长了6.2倍,主力消费地域为一线、二线城市。东北、西北、西南地域的用户数增长最快。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六线地区用户数增长最快,说明农特产品在主要销往一、二线大城市以外,开始逐渐向3-6线城市和农村本地扩散,销售地域在扩大。

从贫困县农特产品热搜榜单可以看出,禽肉蛋等成为热搜词,零食炒货、文玩工艺品等搜索指数也较高。

从搜索次数排行榜来看,贫困县农特产品热搜集中于黑龙江省兰西县、江西省南康市、甘肃省麦积区、安徽省裕安区、湖北省恩施市等地区,搜索关键词靠前包括:大闸蟹、绿茶茶叶、黑土小镇、杂粮、阜字号海参、六安瓜片、苹果等。大闸蟹、绿茶、普洱茶等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这说明在电商精准扶贫过程中,如何挖掘与传统饮食文化相结合的农特产品,有助于吸引消费者主动搜索。

从贫困县农特产商品用户评价分析来看,“长尾形态”与“二八效应”并现。商品的评价数量和内容与商品销量、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满意度都存在直接的关联。通过对来自贫困县区商家的评价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商品销量、质量和服务满意度水平等方面,不同商家差异显著。

从评价数量所反映的店铺销售情况来看,数值差异大,少数店家的某些商品称为销售爆品,获得极高的销量和评价数量。如兰西县黑土小镇京东自营旗舰店有218375条评价;在农特产品方面,此类商户中每20家商户中就有一家的评价数超过万条。

整体而言,评价数量分布上体现出典型的长尾分布态势。同时,从店铺数量和销量比对情况来看,销量/评价数位于前20%的店铺贡献了83.4%的销量/评价数,整体销量/评价数的贡献值也呈现出典型的二八效应。

从京东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来看,来自贫困县区农特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主要消费人群基本可以概括为:来自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年龄在26-45岁之间,从事白领或一般职员工作的男性。电商平台上,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主要购买者呈现出分布地域相对集中的态势,来自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六省市的消费者占据了全部消费者的一半以上。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由京东集团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成立,结合京东的海量消费数据和传媒大学的舆论数据、分析挖掘能力,为政府和行业决策、社会热点事件研究提供高水平的数据产品。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