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跨境集市CEO:供应链是跨境进口创造的原料

亿邦动力网 2016/12/20 11:49

【亿邦原创】12月20日消息,昨日在2016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的跨境电商论坛上,跨境集市CEO单新宁发表了《供应链:跨境进口创造的原料》演讲,他指出,要了解跨境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的区别,这样才能理解行业乱象背后的原因。同时,发表了他对跨境供应链独特性的新看法:第一,中小B会不会消失?第二,跨境的B2C平台机会大吗?最后,他总结出,2B跨境是有独特性,不是伪命题;2C确实是伪命题,应该回归电商本质,潜心做好运营。

2016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由亿邦动力网主办,思路网协办,于12月19日-21日在广州白云万达希尔顿酒店举行。国内外电商领域知名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共计2000余人出席。

在19日下午举行的跨境电商论坛上,ESTATE创始人兼总裁岳仁成、洋桃派CEO戴杰、安畅海外事业部总监刘欣、跨境集市CEO单新宁、品筑国际董事总经理项喜君、西有全球好店COO王阳围绕跨境电商新市场、新平台、新链路、新营销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本届大会以“新物种、新规则、新电商”为主题,包括两天的主论坛、五场分论坛、电商经理人之夜以及马蹄社和亿邦疯人会等系列活动。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大会上,电商产业所熟知的如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当当、亚马逊等面孔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全部是新生代的零售平台和品牌商阵营,反映了电商领域正寻求破局、寻找新增长的行业心态。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是演讲实录:

单新宁:亿邦动力给我的话题是“供应链:跨境进口创造的原料”,我理解应该是从供应链的角度讲一下跨境电商。今天的主题是“新生代”,实际上我已经不是新生代了,早在2013年,我在顺丰的时候就参与了商务部跨境电商政策试点的调研,后来加入海豚供应链,2015年我出来做了跨境集市。必须要承认跨境电商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2015年很多人说跨境电商是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但是今天很多投资人会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雷区。

跨境集市CEO单新宁

亿邦最近报道过,作为跨境电商标杆的蜜芽刘楠说“跨境电商是一个伪命题”。另一个是一张流传很广的天使投资人打死也不投的创业黑名单,里面就有跨境电商,认为它是市场红海、模式一样、融资能力不强,政策影响下成本增加。行业不景气,其实我身边就有很多的例子,有些做供应链流水很大的朋友,2015年9月份的月流水可以大到几千万,而现在一个月流水只有300万。有些拿到一线爆款代理的朋友,最终大幅亏损,惨淡离场。有些之前在跨境电商领域投资了七八个项目的投资人,最近感慨可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整个行业大致来讲是有一点惨。那么跨境电商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市场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我们撮合电商平台,会形成一些有利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观察这个市场。首先我们平台有3万多家商家,包括很多一线供应链企业和知名平台,也有很多中小型B供应商、O2O、微商、与我们合作,所以我们可以更立体的看这个行业的发展。第二,我们平台从2015年9月份开始,就积累了20多万条的历史供需数据,可以看到很多产品需求的变化和演进。最后,我们在撮合时接触了大量的交易场景,包括保税、完税,直邮各种通道,也了解到了很多包括物流、支付、信用、O2O的需求和痛点。所以,我们还是有一点资格去谈跨境供应链,也有义务把我们的观察分享给各位同僚。

要了解跨境电商,我认为一定要了解跨境和内贸的区别,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没有人说国内的电商是伪命题呢?因此,一定要了解跨境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的区别,只有了解了跨供应链独特性才能理解行业乱象背后的原因。我一般把供应链分为四个环节,包括生产、供货、渠道、广告推广。我们从这四个环节去看内贸产品和跨境产品的区别。内贸产品的生产、供货、渠道建设、推广都是品牌商主导的。但是跨境不同,生产是厂家和品牌商,供货都是大大小小的供应商,还有代购的水客,这些货供给了谁呢?都是供给大大小小的平台,还有O2O的微商,推广更奇葩,基本上都是中小B通过淘宝、代购和线下店、微商来完成的。许多产品在中国这么火,但是厂家没有做任何的广告。

比较一下之后可以发现,内贸的供应链是由厂家扮演核心的主导地位,它是一个分工协调,统筹有序的供应链系统。但是在进口跨境产品方面,是各自为政、互相倾轧、投机无序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跨境的乱象。第一,爆款全靠中小B推广起来,其他方很少投入资源做品牌营销。第二,渠道只切中小B做好的爆款,基本上是看市场上什么东西火,别人家卖什么,我也卖什么,SKU高度相似,只能打价格战。第三,供应链鱼龙混杂,竞争剧烈,你从厂家拿,我不能从厂家拿就从经销商拿,再不行就去超市拿,信息不透明,也导致了很多的倒货商。第四,品牌商都不会在早期介入中国市场,一开始不理解怎么突然就在中国火了,后来不介入,不配合。第五,产品存在明显的周期,跨境一个产品只能火一阵子。

我们看一下产品的周期,一开始中小B觉得产品很好,开始做代购和微商,品牌知名度开始做起来。这个阶段也是毛利最高的部分。接下来大量的供应商和渠道商挤进来,开始打价格战。价格开始往下走,但是销量大幅度上升。再往后,毛利下降迫使很多中小B开始离场。而同时厂家却觉得中国市场很火,开始主动切入,扩大生产,两者加剧市场供给过剩,最终产品被做“烂”了,所谓的做烂,并不是市场没有了,而是指从供应商不再活跃,大量玩家离场,价格下滑到底部,毛利摊薄严重,增长速度驱缓。

跨境的这些问题核心点就是理应承担负责推广营销的品牌商,让位给了投机性极强的中小B。一是因为快消品推广成本很高,而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其次,国外产品缺乏用户基础,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产品,相互之间的替代性很强;此外,在通过跨境平行进口的今天,缺乏对全球渠道和价格管控,窜货比较难控。

跨境集市CEO单新宁

要解决这些问题,规避这样的混乱供应链、做好品牌,就需要巨大资源投入和战略决心,巨大的资源投入易理解。战略决心就是指调动全球资源做中国市场,可能要牺牲部分原产地市场既有利益,来成就中国市场。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走出新的一条路,比如说诺优能和《爸爸去哪儿》合作,还有合生元对swisse的收购。

我们理解了跨境供应链的独特性,可能就会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看法。

第一,中小B会不会消失?许多人认为中小B会被淘汰,但是实际上中小B是市场发动机,是销售绝对主体。可能有些品类大玩家出现,逐步挤掉中小B的空间。但是中小B仍会不断拓展新的爆款,不会消失。

第二,跨境的B2C平台机会大吗?我个人认为对于消费者跨境确实是伪命题,消费者只会购买优质产品,为什么买国外商品?因为他觉得国外的进口好,和具体的通道没什么关系。最终谁家能跑出来,就看谁的流量更便宜了,不过我谈一个得罪人的观点,电商的格局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包括易购和1号店都不一定能最终胜出,新的跨境平台出来,实际上很难的。许多平台开始去跨境化标签,我们看到最近融资,格格家强调自己是美食电商,贝贝网和蜜芽主打母婴电商。都不说自己是主要做跨境的。占领心智靠品类标签,而非通道的。其实现在许多B2C都沦为水客刷单的工具。

做自营供应链其实也很辛苦,首先,市场还非常分散,行业里前十的供应链企业占市场的份额不到5%,而且他们的整体利润比较低。由于竞争激烈,有很多的朋友说竞争主要靠小数点第三位了。另外,也要承担存货的风险,和现金流的压力。许多代发平台沦为刷单工具,而且很多中小B宁愿多付快递成本刷单到线下,各种打不死的水货,是跨境供应商最大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转型,要么砸钱做品牌,或整合资源收编渠道。

总体而言,我认为,2B跨境是有独特性,不是伪命题。2C确实是伪命题,应该回归电商本质,潜心做好运营。无论是2B、2C, 掌握好了渠道,不管是内贸还是进口,不管爆款怎么变,都能立足不败之地。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一定要重视冰山下的水货市场,水货占据着非常大的市场。无论是做平台、物流、供应链,都深深的被这个灰色市场影响,如果只看到阳光化方面就做决策,是比较吃亏的。

最后,再介绍下跨境集市。跨境集市是行业首家、也是最大的货源供需撮合平台,去年9月份成立,3.5万多家注册商家,几十万供需信息,帮助上万家商家对接,我们覆盖了保税、完税、代发和直营。专注撮合,主要服务中小B。帮助大量的商家找到要货的人或者是卖货的人,就做这个简单的事情。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价格指数、B2B的担保支付工具、物流超市、代发专区、尾货处理、拼单业务等等,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